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

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

ID:1752442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_第1页
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_第2页
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_第3页
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_第4页
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学刑法毕业论文 美国近年来 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法学刑法论文题目:美国近年来法人刑事责任理关于述评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在研究法人犯罪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法人刑事责任的本质问题,即法人到底是替其构成人员-自然人的行为负替代责任还是替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问题。因为按照现代刑法的基本原理,任何人只能对自己违反刑法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并不有对他人的行为而负替代的或连带的刑事责任。但是,在法人犯罪中,因为法人是拟制的人,其自身并不能实施刑法中所规定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它只能通过其成员-自然人而展开活动。因

2、此,如何使法人处罚既符合法人作为拟制人的特性又同现代刑法的基本原理不冲突,便成为摆在各国刑法学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美国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下面,笔者试以美国近年来的法人处罚立法及学说为基础,对美国近年来的法人刑事责任理论略作阐述和评析。  一、美国有关法人刑事责任的一般见解  在美国,关于法人刑事责任的认定经常使用的是两个基本原理。一个是从民事侵权法中引入并为联邦法院和多数州法院所采用的上级责任原理。根据此原理,在法人的业务中,包括法人最下级成员在内的代理人在其职务范围内为了法人利益的行为和主观要素,

3、均毫无例外地归于法人自身。(注:参见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182页。)另一个是由1962年的《美国模范刑法典》所提倡,后对各州法院的法人处罚有强烈影响的同一化原理。据此原理,只有实质性地参与了法人代理人的犯罪行为的法人董事会成员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思才能归于法人自身。(注:参见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185页。)提出同一化原理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在上级责任原理之下,即便是法人最下级成员的行为和意思也可无条件地转嫁给法人自身从而不当地

4、扩大了法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的局面。(注:charles,j.walshandalissapyrch,corporatecomplianceprogramsasadefensetocriminalliability:canacorporationsaveitssoul?47rutgersl.r.at627(1995)。)但是,就目前各州的刑事立法及司法实践的现状来看,多数州在形式上采用了模范刑法典中所设计的法人处罚方式的州均通过扩大可以和法人同一化的法人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和否定法人的积极努力的抗辩的方式,采取了同联邦法院在实质上并无二致

5、的立场。(注:charlesj.walshandalissapyrch,corporatecompliancep-rogramsasadefensetocriminalliability:canacorporations-aveitssoul?47rutgersl.r.at631(1995)。)另外,上级责任原理和同一化原理尽管在形式上存在较大区别,但在首先确定法人中的特定的自然人的行为和意思,然后考虑将此行为和意思视为法人自身的行为和意思并以此为基础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即让法人对其成员的犯罪负替代责任这一点上则是完全一致的。由于这些

6、原因,上级责任原理和同一化原理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了如下批判。  首先,根据上级责任原理,职务范围内的,为了法人利益的代理人的行为和意思均无条件地转嫁给法人,这样便会将那些违反法人政策,完全出于自己的判断而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行为和意思也转嫁给法人,不当地扩大法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注:pamelah.bucy,corporateethos:astandardforimposingcorporatecriminalliability,75minnesotal.r.(1991),at1104.)相反地,当到底是谁实施了违法行为不能特定,或特

7、定的法人成员在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时不具有该种犯罪所要求的主观要素时,即使该种行为是法人政策的必然产物,但根据上级责任原理,也仍不能追究该法人自身的刑事责任,这样就会不当地缩小法人刑事责任的范围。(注:williams.laufer,corporateboidesandguiltyminds43emonyl.j.at654(1994)。)  其次,根据同一化原理,只有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要素才能归于法人自身。因此,在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该法人的基本政策实施犯罪的场合,也得肯定该法人的刑事责任;而另一方面,在法人的下级职员根据法人的政

8、策行事但最终引起了犯罪发生的场合,只要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了该犯罪时,就不能确定其为法人自身的犯罪。这样,同上级责任原理一样,同一化原理一方面在不当地扩大法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当地缩小了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