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20614
大小:3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2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选择题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候和降水的特点不同。据此回答1~2题。1.决定气温分布基本格局的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下垫面状况D.海拔高度2.影响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特征差异最主要因素是()A.洋流B.地形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2010·烟台模拟)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3~4题。3.图中甲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4.在上题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长江
2、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结合下图回答5~7题。5.我国新建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的成因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寒冷湿润B.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控制C.主要是苔原气候D.终年受极地西风带控制6.被称为南极的“真正的主人”的代表性动物是( )A.蓝鲸B.海豹C.海象D.企鹅7.南极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的北极地区,最主要原因是()A.到达两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B.大气环流状
3、况不同C.洋流的影响程度不同D.地表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回答8~10题。58.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9.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10.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 (2010·成都模拟)读图,回答11~13题。11.有关a地气候的
4、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12.b地肯定位于( )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13.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A.a-b-cB.b-c-aC.c-a-bD.c-b-a14.(2008·广东高考)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15.水汽压高低可以反映水汽含量的多少。下图是某城市近地面水汽压等值线图,哪种原因可导致等值线数值自外向内减
5、少()A.城市绿地面积比郊区大B.城市地面蒸发能力弱C.城市地面可供蒸发的水分少D.气旋过境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亚运会的举办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读图回答16~17题。16.下图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5A.①B.②C.③D.④17.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象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18.右图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
6、候的代号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19.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 )A.甲丙B.丙戊C.戊己D.甲己20.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植被和气侯B。气候和地貌C.地貌和水文D。土壤和植物二、综合题21.读某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是 气候分布区。(2)影响C所在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A.大气环流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洋流D.纬度位置(3)图中D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5其成因是 。(4)简要比较图中A阴影区域
7、比B阴影区域范围大的原因。(5)图中a、b、c、d、e、f、j、h、i都是所示区域的港口城市,其中与d城市降水大致同期的是 。22.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由气候①→
8、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 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 (至少写两个)。(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5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