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20464
大小:47.7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02
《《贵阳市十一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阳市“十一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说明本规划为市“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延伸和细化。本规划由市发改委牵头,循环办、水利局、农业局、国土局、环保局、林业绿化局、农办、建设局、城管局、旅游局等参与,省工程咨询协会组织有关专家负责编写完成。一、关于“十五”计划调研情况《贵阳市“十一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该《规划》)是在对“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基础上开展的。《贵阳市“十一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于2005年3月完成,经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验收。调研表明,贵阳市“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在社会
2、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业“三废”治理成效显著。城市地面水保护和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荣膺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2。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的防治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8.0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42%,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78.6%。贵阳市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95%。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家规定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96%,优于国家考核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
3、声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天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切实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公益林建设21.3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继续顺利实施。“十五”期间,全市完成退耕还林54.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5.6万亩、荒山造林29万亩)。第二环城林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心区绿地扩建工程顺利实施,绿化面积近45万平方米,中心区人均绿地面积由不足3平方米增加到了5.15平方米。金阳新区新增绿化面积82.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0%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成5个国家、省级森林公园,8个省
4、级风景名胜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据测算,到2005年底,森林覆盖率将达37.14%。“环境立市”已迈出坚实的步伐,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贵阳市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试点,2004年贵阳市荣获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2004年贵阳被国家林业局授予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荣誉,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2贵阳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总的态势是,总体好转,局部滞后。在“十一五”时期,其阶段性特征主要有:一是资源型和耗能型工业仍将在工业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既是历史上形成的分工地位,又是目前和今后的竞争优势,高资源投入、高污染
5、排放的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受技术进步尤其是市场价值链的制约,循环经济从起步阶段的“减量化”入手,环境保护仍然主要是以末端治理为重点、推行清洁生产的污染控制措施;二是土地垦殖率高,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村人地矛盾突出给生态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将持续较长时间,农村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保护仍然要抓住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个重点,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并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核心内容;三是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增长量大、治理滞后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治理要合理规划设施建设规模,治理重点仍然是城区和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四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
6、理的历史债务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治理任务不相适应,生态环境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资金的约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投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短期难以根本解决,因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仍然是合理布局重点领域、确定有限目标。二、关于专项规划编制情况(一)专项规划编制大纲情况《专项规划编制大纲》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两大主题,并注意与《循环经济规划》的区别与联系,与“十五”12规划相比,不含农田灌溉及农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部分内容。2005年5月,《专项规划编制大纲》送审,专家委员会提出25条意见,市规划办进行了归纳后,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的通知,主要有:调整框架内容、重新设置战略目标、研究指标体系、系统完善
7、对策措施。强调与市委、市政府《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决定》相衔接,突出规划重点,处理好与其他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弱化职能外的内容。(二)专项规划编制情况2005年8月市发改委召集研讨会征求相关部门对《规划》讨论稿的修改意见。重点讨论了规划指标与项目的衔接。规划组对偏高的指标进行了调整,并初步衔接了重点项目。2005年10月,专家委员会中期评审,共提出28条意见。已采纳意见:贯彻中央和省委《建议》精神,与市《规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