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

ID:17511051

大小:25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0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以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他类诗歌。下面就几种常见题材的诗歌鉴赏方法逐一解说。一、咏物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

2、,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1.特点归纳:(1)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2.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3.答题步骤:(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目。卜算子·兰曹 组-15-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

3、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1)这首词全篇咏幽兰,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找出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可见需从整

4、首词入手。本首词的标题是“兰”,单独一个植物名字,这类诗歌一般要么运用象征手法,要么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整首词都在写兰,表现了作者对隐士节操的敬仰,可以确定最突出的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答案: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词人借花写人,以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品行,寄托自己对隐士节操的敬仰。(2)“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请简要分析其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其常见提问方式有:(1)这句诗(词)好在哪里?(2)请对某句话进行简要赏析。(3)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4)这句诗(词)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请简要分析。解答这类题,首先,应看句子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其次,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或艺术特点,阐明表面意思,挖掘深层含意;最后,根据需要阐释其表达作用或艺术效果。就本题来说,该句属于抒情议论句,表面意思是“刻意去闻兰花的香味是闻不到的,它香在无心处”,结合这首词

6、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其深层内涵,即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表现自己,所以易被忽视,难被重用。答案:“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说兰花的幽香不可强求,刻意去闻香味是闻不到的。比喻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易被忽视,难被重用。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子 规[宋]余靖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注] 诗人与范仲淹是好友,本诗是作者得知范仲淹被贬后所写。(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加以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是如何将咏物与抒怀结合起来的?请简要加以分析。-15-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综合技能培养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以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他类诗歌。下面就几种常见题材的诗歌鉴赏方法逐一解说。一、咏物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

2、,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1.特点归纳:(1)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2.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3.答题步骤:(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目。卜算子·兰曹 组-15-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

3、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1)这首词全篇咏幽兰,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找出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可见需从整

4、首词入手。本首词的标题是“兰”,单独一个植物名字,这类诗歌一般要么运用象征手法,要么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整首词都在写兰,表现了作者对隐士节操的敬仰,可以确定最突出的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答案: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词人借花写人,以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品行,寄托自己对隐士节操的敬仰。(2)“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请简要分析其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其常见提问方式有:(1)这句诗(词)好在哪里?(2)请对某句话进行简要赏析。(3)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4)这句诗(词)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请简要分析。解答这类题,首先,应看句子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其次,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或艺术特点,阐明表面意思,挖掘深层含意;最后,根据需要阐释其表达作用或艺术效果。就本题来说,该句属于抒情议论句,表面意思是“刻意去闻兰花的香味是闻不到的,它香在无心处”,结合这首词

6、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其深层内涵,即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表现自己,所以易被忽视,难被重用。答案:“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说兰花的幽香不可强求,刻意去闻香味是闻不到的。比喻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易被忽视,难被重用。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子 规[宋]余靖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注] 诗人与范仲淹是好友,本诗是作者得知范仲淹被贬后所写。(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加以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是如何将咏物与抒怀结合起来的?请简要加以分析。-15-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