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修辞学案

诗歌鉴赏修辞学案

ID:17505796

大小:8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2

诗歌鉴赏修辞学案_第1页
诗歌鉴赏修辞学案_第2页
诗歌鉴赏修辞学案_第3页
诗歌鉴赏修辞学案_第4页
诗歌鉴赏修辞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修辞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中道班语文学案制作:李志鹏审核:赵冀平使用时间:高一下鉴赏古代诗歌学案之修辞手法【考纲要求】1、能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2、掌握必要的答题规范。【知识检测】写出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李白《月下独酌》)()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

2、贺《李凭箜篌引》)()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10、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1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12、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

3、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马致远《汉宫秋》)()【要点精讲】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此外还有双关、对比、互文、通感、顶真等。常见辞格表达效果: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比拟:化物为人,化人为物,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增强语势,强化感情。)5高一中道班语文学案制作:李志鹏审核:赵冀平使用时间:高一下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

5、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当堂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09年重庆)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当年粉黛

6、,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5高一中道班语文学案制作:李志鹏审核:赵冀平使用时间:高一下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08年四川卷)[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归纳小结】诗歌鉴赏修辞手法答题步骤:1、提问方式:该句运用了怎

7、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①明辨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正确鉴赏和评价,其前提是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要区分一些易混淆的修辞手法。如:对比与衬托,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②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如通感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从而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

8、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4、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课后作业】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9年江苏)学科网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