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

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

ID:17497098

大小:1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2

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_第1页
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_第2页
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_第3页
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分析寿光泽农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培训资料: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主要在沿海地区,根据此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建设此种棚型最为合适,这有效解决了沿海地区冬春大棚保湿的特殊需求,但多层覆盖后棚内湿度大,空间缩小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一、沿海地区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多层覆盖栽培是指利用塑料大棚进行3层、4层或更多层薄膜覆盖进行蔬菜种植,能够非常明显地起到早春早上市、冬季晚拉秧的效果,从而提高蔬菜的价格、增加收入。1、多层覆盖技术外膜。即塑料大棚最外面的1层膜,一般选用60至80微米厚的聚乙烯无滴膜。内膜。内膜最少覆盖2层,内膜可选用15至30微米厚的薄膜

2、覆盖,内一膜距外膜20厘米左右张拉覆盖,内二膜距内一膜20厘米,如再增加内膜,则以此类推,都以间隔20厘米覆盖1层为宜,中间有立柱,可用夹子把薄膜夹紧,必须在两内膜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小拱棚和地膜。上面设置多层内膜后,下面还要搭设小拱棚,同时地面上加盖地膜。2、多层覆盖效果。由于在大棚内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空间,阻止了冷空气的流动,所以具有良好的保温增温效果。覆盖1层膜的塑料大棚,棚内外温度差异不大,只能祈祷防霜冻的作用,采用2层覆盖的大棚,棚温可以达到4度左右,当外界气温达到零下2度时,棚内仍能达到1度,采用3层覆盖的大棚,棚温可以达到8度左右,采用4层覆盖的大

3、棚,棚温可以达到13度,当外界气温在零下5度时,小拱棚内的温度仍保持在8度。1、多层覆盖技术的弊端竹材棚架耐压能力差,难抗中等以上大雪重压及1年1遇的大风寒潮袭击,抗灾能力较弱,因此经常出现棚毁苗伤现象。棚内大小棚重叠,几乎没有可供行走的空间,生产障碍多,不利于机械操作,无法实施施肥、浇水、整枝等田间作业。安装、拆除、通风管理繁琐,一般每亩大棚需用工16至18个,有的占到1季蔬菜所有用工的1/3,且棚内外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大规模经营。一般1亩单层竹架大棚需一次性投资3000元左右,现行“四棚五膜”模式1亩大棚至少需一次性投资5000元左右,如折算成年均投入(按3年计

4、算),则后者比前者增加700元左右产量不稳,比较效益差。由于增加覆盖层数,自然条件下照射到菜苗的阳光仅有单层大棚的30%左右,所以冬春季即便能保持较高的温度,棚内蔬菜也因光照强度不足难以正常生长,尽管蔬菜因提前7至10天上市,效益比单层大棚能增加1000元一亩左右,但去掉用工成本后增收并不多。一、对竹架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的改进1.技术改进措施改跨度4.5米窄棚为6米宽棚,将棚肩高1.3米提升至1.6——1.8米,将棚高1.8——2.2米改为2.5——2.8米(确保不低于2.3米)改纯竹拱架为“1竹1钢”混合拱架,改竹材纵向拉杆为钢材纵向拉杆,增加4根斜向竹材撑杆,

5、去掉棚内立柱,但棚两端棚门及棚门两边立柱保留。改“四棚五膜”为“二棚四膜”,即由双层大棚加中棚加小棚加地膜设计,改为钢竹混合棚加内悬充气膜囊加地膜设计。在棚顶下加装1道钢材纵向拉杆,同时每3至5米加装1组人字形拱架(可用直径8毫米以上建筑钢筋焊接成),悬挂式充气膜囊或保湿被悬于棚顶下人字架上方,在人字形拱架上加装手动卷膜机(以减轻劳动强度)。改自然光照为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在棚顶增加电力光源设计,如用日光灯管,则每40—50米设1支,加用专用LED灯具则按说明书设计。与此同时,在晴好天气利用卷膜机械卷起内悬充气膜囊,尽量让蔬菜多见阳光,以增强光合作用。2、改进技术的

6、好处增强了棚加的抗压性能,提升了设施的稳固性,与此同时,减少了棚膜(包括内悬膜囊和外层膜)与架材的摩擦,相对延长了棚膜寿命。减少障碍,增加了棚内作业空间。少了第二道内大棚的安装和拆解,每亩节约安装和拆解用工6——8个,同时节省卷膜覆盖膜用工一半左右,折合每亩节约用工3-4个,还极大地减轻了劳动管理强度。节约了投入成本。以1亩大棚计算,尽管一次性投入增加到6000元左右(包括换用了钢材,增加了卷膜机械、灯具等),但大棚寿命至少延长2年以上,折算成年投入成本不到1200元,比现行多层覆盖设施节约500元以上。稳产增产增效。经大面积应用实践调查,混合架材单层大棚一般比竹架

7、大棚增产5%-12%,平均温度提高0.2℃-0.7℃,3月份晴天光照强度增加15%-20%,亩平均增产12.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