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8908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首乌半浸膏片的制备过程及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首乌半浸膏片的制备过程及体会【关键词】首乌半浸膏片;制作过程;体会中药片剂一般多采用湿颗粒法压片制得,将中药材粉碎或提取后,加辅料混合制成软材,制粒。经干燥、整粒压成所需片形。在首乌片的制备过程中,中药原料的处理,颗粒的质量如颗粒的大小、硬度、水分含量和细粒度直接影响着压片的质量;此外,压片机的压力和车速大小、冲头和冲模是否有磨损也影响片剂的质量。首乌半浸膏片的制备是我室已经开展20多年的中药药剂学片剂教学实验,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在压片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一些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1首乌半浸膏片制备 1.1处方 首乌500g,中蜜适量,滑石
2、粉适量。 1.2稠膏的制备 取首乌350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3倍量水煮沸1h;第二次6倍量水煮沸50min,合并一次煎煮液静置澄清,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为1∶2(80℃热测)得首乌稠膏。 1.3制颗粒压片 取首乌细粉(过120目筛)与首乌稠膏约100ml,搅拌,混合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用中蜜约30ml为粘合剂制软材。挤压过16目筛制粒,干燥,整粒,加3%滑石粉拌匀,压片。 2颗粒含水量测定本室使用SHA红外线水分快速测定仪(上海天平仪器厂),使用方法:先以10g砝码调整天平使指针为“0”点,取下砝码,将5g或10g样品放在试料托盘内(若样品少
3、于10g时必需加砝码使试料盘内总重为10g,投影屏上显示值为0),摊匀,然后开启天平及红外线灯,对样品进行加热干燥15min~30min,待干燥至投影屏上读数稳定,即可记下百分含水量。干颗粒水分一般控制在5%左右。 3单冲压片机的安装及使用本室现使用上海天凡药机制造厂生产的TDP系列单冲压片机,此机工作过程是送料→冲压→出片,三道工序连续进行,周而复始。3 3.1冲模的安装 见图1。首先拆下料斗(2)、加料器(7)和中模板(8),并将台板模孔和要装的冲模揩擦干净,依照下列步骤进行安装:先将下冲头(14)插入下冲芯子(15)的孔内,注意要插到底冲杆的缺口必
4、须对准固定螺钉,然后拧紧螺钉。将上冲头(12)插入上冲芯子(5)的孔内,也要插到底,用扳手旋紧螺母(6)。将中模(13)放入模孔内,注意中模端面与板平面一样平,调整好后,拧紧螺钉。将中模台板(8)安上机身,旋上螺钉(17),用手转动飞轮(1),使上冲头缓慢下降,插入中模孔,此时调节中模台板,使上冲头插入中模孔灵活无碰撞为合格,然后拧紧中模台板螺钉,再转动飞轮10余转,未发现硬擦现象即可,再装料斗和加料器。 3.2调整出片机构 用手转动飞轮,使出片凸轮(10)带动连杆(11)和升降叉(19)上升到最高点,然后松开固定板(20)再旋转下冲芯子上的出片调节轮(1
5、8),观察下冲头的口面与平面齐平,调整好后仍将固定板固紧。 3.3调整装料量 松开固定板(20),根据片剂原料的需求量,来旋转充填调节轮(21),向上减少,向下增加。注意不要使出片调节轮(18)转动,最后固定板要固紧。 3.4调整片剂硬度 松开六角螺母(4),调整时根据片剂的软硬要求来旋转上冲芯子(5),向右旋是软,向左旋是硬,调整后拧紧六角螺母。 4压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1粘冲 颗粒含水量高、半浸膏粉易吸湿、环境湿度高及滑石粉搅拌不匀都导致粘冲。解决方法是干燥颗粒、控制室内湿度及充分拌匀滑石粉。实验得出颗粒含水量与粘冲的关系,结
6、果如表1。表1颗粒含水量与粘冲的关系(略)由表1可知,首乌浸膏粉颗粒含水量应控制在5%左右。 4.2松片颗粒含水量过低、颗粒中细粉过多、浸膏粉碎不细及片剂压力不足等等都可导致松片。解决方法是控制颗粒含水量、经整粒筛去细粉及调试好压片机。实验得出颗粒含水量与松片的关系,结果如表2。表2颗粒含水量与松片的关系(略)由表2可知,首乌浸膏粉颗粒含水量应控制在4%以上。 4.3其他3 叠片及片剂表面的斑点。叠片是由于粘冲的原因以致片剂粘着上冲,再继续压入已经装满颗粒的模孔中压成双片,只要解决粘冲的问题则不会造成叠片;片剂表面斑点是由于滑石粉颗粒过大或混匀不足所致,
7、只要将滑石粉过筛和充分与颗粒混匀即可。综上所述,要把片剂的学生实验带好,一定要每个学生小组的颗粒含水量控制在5%左右,压片机的压力、填充量、车速、冲头及冲模都要根据颗粒的性质调试完好,以便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压片机造成损坏。【参考文献】 [1]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22424. [2]程怡,黄耀海,陈秀娟,等.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J].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教研室编,2003:2631. [3]邵金治,邓戈.中药片剂粘冲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河南中医,2007,27(2):697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