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87400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2
《中风后患者肌痉挛的被动手法治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风后患者肌痉挛的被动手法治疗【摘要】目的:对痉挛的肱二头肌使用不同治疗频率,寻找最佳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治疗频率。方法:将80例处于BrunnstromⅢ期的患者分成四组,分别对不同组的患者进行3次/d、2次/d、1次/d、1次/2d的肱二头肌的被动手法治疗,比较不同组治疗第2次治疗前、1个月后的肱二头肌肌张力及肘关节伸直角度。结果:2次/d是最合适和有效的治疗频率。结论:对于长期持续的痉挛必须给予长期的康复治疗。【关键词】痉挛;治疗频率;被动运动 中风后的痉挛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的痉挛限制了关节的活动度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不利于偏瘫肢体分离运动的形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中风后
2、肌痉挛主要表现为上肢的屈肌痉挛和下肢的伸肌痉挛,上肢尤其肱二头肌表现最为明显。以本文通过对肱二头肌使用不同治疗频率的被动手法治疗,寻找最佳的治疗频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7月至2006年3月入住我院康复科的患者80例。入选标准:首次脑出血或脑梗死后;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无继发性脑出血或脑梗死;处于Brunnstrom恢复Ⅲ期[1]的中风患者。随机分成四组,第一组给予3次/d、第二组给予2次/d、第三组给予1次/d、第四组给予1次/2d的肱二头肌的被动手法治疗。每组患者20例,每组患者之间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四组患者
3、均接受康复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其他基本的康复治疗。每次治疗给予肘关节缓慢手法被动屈伸训练、持续牵拉训练、肱二头肌按摩放松训练,每次进行10min。1次/2 d组隔日下午进行一次训练;1次/d组每日下午进行一次训练;2次/d组每日上、下午进行一次训练;3次/d组每日上、下午及晚上各进行一次训练。 1.3评定方法痉挛评定采用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方法[2],对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一次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是评定肘关节伸直受限角度变化,在相同时段第2次治疗之前及1个月后各进行一次。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见表1。 表1经1个月治疗后
4、各组患者Ashworth比较(略)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②P<0.05,③P>0.05;与前面组比较④P>0.05,⑤P<0.05。 表2各组患者肘关节伸直受限角度比较(略) 注:与前面一组比较①P>0.05,②P<0.05,③P<0.01。 3讨论 痉挛是在肢体运动中肌肉对被动牵张的阻抗增高,产生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但这种阻抗的增高与速度有关[3]。中风后的痉挛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出现的痉挛,是大脑对运动的下行抑制作用丧失,而脑干脊髓束对运动的下行促进性指令的异常活跃,导致牵张反射增强。中风后患者表现出上肢屈肌痉挛占优
5、势,下肢伸肌痉挛占优势,尤其以上肢肱二头肌痉挛表现最为明显,因此将选择肱二头肌作为我们治疗的代表肌肉。肱二头肌痉挛引起肘关节缺乏活动加之痉挛性麻痹限制日常生活中关节的自然活动,引起了肘关节的挛缩限制了关节的活动度。由于各种原因各个地区各个患者每日进行被动运动的次数有所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选择不同的治疗频率进行比较寻找最有效的最低治疗频率。由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组的治疗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二次治疗前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与第四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第三组与第二组差异有显著性。1个月治疗后第一组与第二组差异无显著性,第三组与第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第三组与第四组
6、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第三组的治疗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没有一组、二组效果好。中风后痉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与由于其他软组织原因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不同,其痉挛程度随病情的延续不断发展,如果患者不能进入分离运动就将持续停留在痉挛阶段[4]。进而影响关节活动,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所以对于长期持续的痉挛必须给予长期的康复治疗,2次/d的治疗频率是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合理的治疗频率。【参考文献】 [1]徐军,张继荣.实用运动疗法技术手册[M].2006:379380. [2]华桂茹.物理医学康复科诊疗常规[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0. [3]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2000:127. [4]王宁花,华桂茹.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康复医学专业[M].知识出版社,2001:237238.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