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65524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1
《112例上颌埋伏多生牙临床治疗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2例上颌埋伏多生牙临床治疗体会作者:郭建村刘明叶赵景杰【关键词】上颌埋伏;多生牙;阻生牙;手术;拔除 【关键词】上颌埋伏;多生牙;阻生牙;手术;拔除 超过正常数目而形成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多生牙可以萌出、埋伏阻生、牙齿倒置,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极少患者感觉局部胀感,但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错牙合畸形、邻牙迟萌、牙扭转、牙间隙增宽、邻牙牙根吸收和形成囊肿等。因此,早期作出诊断,及早给予治疗很有必要。现将我科1996年2月―2005年2月临床治疗112例上颌埋伏多生牙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
2、2例中,男77例,女35例;年龄6~12岁84例,占75%;12岁以上28例,占25%。112例全为上颌前牙区埋伏阻生,单个埋伏阻生牙为93例,2个者为19例;埋伏多生牙总数为131个,其中唇侧4例7颗牙齿,腭侧108例124颗牙齿。上颌埋伏多生牙并发症主要为牙间隙增宽、牙错位、拥挤扭转,少量病例有邻牙牙根吸收或囊肿形成。 12方法 121定位:手术前拍上颌前区咬合片、曲面断层,必要时加拍摄头颅侧位片。综合分析以确定埋伏多生牙在上颌骨内的准确位置,冠根的埋伏方向,以及与邻牙和窦腔的关系。 122方法:根据上颌前
3、区咬合片、曲面断层片,并参考头颅侧位片,来确定手术入路。112例中,采用腭侧入路108例124颗牙齿,占9466%;唇侧入路4例7颗牙齿,占534%。腭侧入路的切口为距A3、B3腭侧牙龈缘5mm之弧形切口,全层切开粘骨膜;唇侧入路则为带蒂粘骨膜瓣切口,确保蒂部宽度大于游离宽度。在暴露埋伏多生牙时,用窄刃的骨凿由前向后分层取出表面的骨质,然后,用牙钻去除牙冠周围的骨质,特别是位于牙冠下方的骨质,使阻生牙有一定的活动度,以窄刃的直牙挺插入阻生牙的前端,以硬腭骨板为支点向下方将阻生牙挺出。动作要轻巧,防止损伤邻牙,特别注意
4、保护好邻近的恒牙牙根和牙胚。缝合前应仔细检查创口,骨腔较小者严密缝合即可,骨腔较大者,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放置人造骨粉、碘仿纱条,开放填塞。 13结果本组病例112例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创口感染、创口裂口、唇腭部及牙齿麻木等不良症状发生。 2讨论 上颌埋伏多生牙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本组112例的男女之比2.2∶1。埋伏多生牙可发生在不同牙列期,但好发于混合牙列期,其好发顺序为混合牙列期>恒牙列期>乳牙列期,本组84例发生于混合牙列期,占病例总数的75%。 埋伏多生牙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
5、上颌比下颌多见,上颌又以前区最为多见。本组病例全部发生在上颌前牙区,并以上颌中切牙区最多,为105例,占病例数的9375%;124颗牙齿,占牙齿总数的9466%。埋伏多生牙好发于6~12岁的儿童,此时正处于乳牙、恒牙替换时期,易引起牙牙合畸形,临床上以上颌中切牙和间隙增宽为多见,其次为牙错位、牙拥挤、牙扭转等并发症,本组病例中有2例形成囊肿,未见邻牙牙根吸收情况。2 临床上多以拍摄前牙区咬合片作为判断埋伏阻生牙位置的依据。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埋伏多生牙情况复杂,拍摄角度不恒定,且邻近牙齿的影像常常重叠,定位牙片临床
6、诊断价值不大。本组病例采用拍摄上颌前区咬合片和曲面断层的方法,绝大多数上颌埋伏多生牙均可准确定位,少数病例通过拍摄头颅侧位片,也完全能确定其在上颌骨内的位置。故作者认为,上颌埋伏多生牙,应常规拍摄上颌前牙区咬合片和曲面断层片,必要时拍摄头颅侧位片,以确定埋伏多生牙在上颌骨内的准确位置。 因上颌骨前部唇颊侧骨质较薄弱,凿除唇颊侧部骨质对术后修复的影响较质腭侧要大。笔者认为,即使是唇侧埋伏多生牙,只要有可能,仍应采用腭侧入路为佳。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