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doc

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doc

ID:17464642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1

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doc_第1页
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doc_第2页
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doc_第3页
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体脂肪颗粒面部凹陷填充术40例分析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其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无排斥反应等优点,颇受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的重视。曾被用于充填颜面部凹陷畸形,如颜面萎缩、凹陷性瘢痕、眼睑下陷、鼻唇沟过深等。也被用于隆胸、隆颞和隆鼻等美容手术。但移植脂肪成活率较低,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广泛应用。许多学者为了探索脂肪移植的成活机制,提高其成活率,改进其修复效果,一直努力开展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颜面部凹陷畸形严重影响美观,加重患者思想负担,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整

2、形美容外科的重要任务。自从1986年Elenbopen采用颗粒脂肪组织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及创伤后组织缺损后,颗粒脂肪移植已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注意。笔者希望寻求到一种能代替材料又无排斥反应的组织替代物,所以着手观察自体脂肪移植替代作用,复习相关文献,针对面部脂肪移植问题提出一些观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共49个部位),均为女性,年龄16~52岁,平均34岁。其中面部外伤后凹陷瘢痕15例,半侧颜面萎缩2例,眼睑凹陷8例,注射隆鼻术后鼻背凹陷2例,面部血管瘤治愈后凹陷畸形15例,注

3、射脂肪一个部位最多25ml,最少2ml,脂肪再次注射者15例。脂肪采取部位均为下腹部、臀部。1.2方法1.2.1术前设计及注射脂肪量的预测术前通过镜子或辅助数码影像与患者充分交流确认需要隆起的范围,判断凹陷部位的组织缺损程度及粘连程度,在凹陷部位利用橡皮泥塑形经医患双方满意,通过液体体积变化法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作为注射脂肪颗粒的参考量,也可于术前3天在无菌操作下,局部注射生理盐水以推测脂肪注射量,并进一步判断局部粘连程度及预测注射效果。1.2.2自体脂肪颗粒的制备一般选取局部皮下脂肪堆积的大腿、

4、腹部、臀部等作为吸取颗粒脂肪的部位,局部浸润“肿胀”麻醉(麻醉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500ml,2%利多卡因2ml,0.1%肾上腺素0.5ml),采用注射器针式吸脂法(16号针头)或常规机械吸脂机(直径2mm吸头,需要2mm左右皮肤切口)吸脂法。于皮下脂肪层放射状吸取足量脂肪混悬液,静置分层,弃去下层血性液体,将脂肪层反复用庆大霉素盐水(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500ml加16万u庆大霉素)冲洗,除去血块、破碎杂质等,滤去水分,保留黄色脂肪颗粒于注射器中备用。1.2.3脂肪颗粒的注射4按术前设计标

5、记注射范围,注射范围较大时采用全身麻醉,面积较小时可用少许局部浸润麻醉,尽量减轻组织肿胀变形,并记录局麻药的用量,尽量采取神经阻滞麻醉,面积很小者可不麻醉。保存脂肪颗粒的注射器按16~20号针头或专用脂肪颗粒注射针,对于无浅深部组织粘连凹陷部位如原发性颊部凹陷,于其周边数厘米相对隐藏处(2~4点)分别进针,直接采用皮下线形注射法,于皮下形成放射状针孔隧道,互相交叉,如果能则多层次穿刺,但不进入表情肌;每次穿刺退针过程中将脂肪颗粒由远端至近端注射入针孔隧道及周边组织中,凹陷明显处注射脂肪量稍多,对

6、于术前触诊或模拟注射盐水提示浅层与深部轻度粘连者,选择通过针头反复穿刺并利用针尖轻柔剥离松解粘连,注意避免形成局部较大面积的皮下空腔,再利用同样方法注入脂肪颗粒,注射时避免误入血管,注意脂肪时一般每层次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ml,注射总量约为预测脂肪量×150%+局部浸润麻药量。1.2.4注射后处理局部轻柔按摩,使得脂肪颗粒层尽量分散均匀,外形平滑,适当加压包扎,术后口服抗生素3天。吸脂部位加压包扎。必要时置引流。1.2.5术后处理方法术后(3~6个月)如脂肪吸收明显,外形欠满意,可再次注射。2结果

7、本组40例,49个凹陷部位,34个部位接受1次脂肪颗粒注射,15个部位接受2次注射,每部位每次脂肪颗粒注射量2~25ml,平均9ml。术后吸脂部位均正常愈合,随诊3~12个月,平均8.2个月,3~6个月内均可见移植部分吸收体积变小,6个月后外形基本稳定。以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的40例共49个部位作为疗效判断对象。其中8个部位注射2次,于末次注射后6个月判断效果,利用术前、术后照片作为客观判断标准,并结合患者的主观意见,自定优、良、差三级标准:优:凹陷部位得到矫正,达到术前设计要求,患者满意;良:凹

8、陷部位得到部分矫正,接近术前设计要求,患者基本满意;差:凹陷部位未得到明显矫正,患者不满意。49个部位中优19个部位(38.8%)、良25个部位(51.0%)、差5个部位(10.2%),优良率89.8%。并发症:无感染、血肿、脂肪液化、脂肪栓塞发生。全部患者中14个部位(28.6%)出现局部轻度皮下硬结,经按摩后3~6个月逐渐消失。3讨论Illouz[1]于1986年提出脂肪细胞移植理论,认为注射器抽吸后获得的脂肪不再是一块完整的脂肪细胞,而是一些彼此分离的细胞团,尽管部分细胞失活,但存在的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