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doc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doc

ID:1746102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doc_第1页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doc_第2页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为T2DM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T2DM患者152例和正常人148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T2DM患者存在广泛血液流变异常,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集聚指数和刚性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沉和红细胞压积与正常组基本相同(P>0.05)。结论:T2DM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积极采取抗凝、改善循环和活血化瘀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并发症随着人

2、们生活模式的变化,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和血流变异常对其并发症的影响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对152例T2DM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148例同期正常人作对照,以观察T2DM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旨在为T2DM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自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T2DM患者152例为糖尿病组,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T2DM标准。其中男80例,年龄(62.33±13.24)岁,空腹血糖(FPG)(12.56±4.21)mmol/L;女72

3、例,年龄(60.56±12.47)岁,FPG(12.45±3.69)mmol/L。正常对照组148例为本院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其中男78例,年龄(62.45±13.47)岁,FPG(5.11±1.24)mmol/L;女70例,年龄(61.01±12.57)岁,FPG(4.98±1.23)mmol/L,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2方法  纳入观测的对象在检测前1周禁用一切影响血液流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维生素K、丹参、活血化瘀类中药),以清除药物的残留效应,低脂饮食,空腹12h~14h,于次日上午8点~9点抽取左肘正中静脉血,肝素抗凝;酶法测血糖;日立7060全自动

4、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自动血沉仪测红细胞压积;LBY—N6全自动血液流变检测仪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按说明书操作。  1.3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或t’检验,借助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推断。3  2结果T2DM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存在广泛异常,除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呈现明显差异(P<0.01),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集聚指数和刚性指数增高是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特点,见表1。表1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指标比较(略)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5、  3讨论  3.1T2DM患者血流变异常的原因  本观察显示T2DM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集聚指数和刚性指数升高,表明T2DM患者血液流变异常广泛存在,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说明全血高黏度并非由于红细胞变化引起,而是由于糖代谢紊乱,细胞内山梨醇增加,渗透压升高,细胞水肿,胞膜ATP酶活性下降,造成红细胞的流动性降低[1];血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细胞内部黏度增加,变形能力下降;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产生致使组织缺氧,大量脂肪酸和氨基酸从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动员出来,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增加[2],凝血功能相

6、对亢进,导致血流减慢,组织缺氧,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了红细胞聚集和粘滞性[3]。红细胞流变性包括聚集性、变形性和粘附性,T2DM患者的聚集性升高,红细胞呈缗钱状,常伴有变形异常,不能穿过比它自身小的毛细血管,使红细胞在小血管中流动时黏度增高,这些改变可能与大分子蛋白和α2巨球蛋白含量增高有关,也有人发现血浆蛋白分子形态改变并使红细胞亲和力增加,聚集性增加,引起血流阻力加大[4]。  3.2血流变在T2DM并发症和诊治中的作用  T2DM患者血液“高粘滞综合征”表现使糖尿病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的发生率大为增加。红细

7、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是影响微循环灌注的主要因素,本组观察到T2DM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加强,使组织的有效血液灌流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均可引起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变的变化不能只对准一种或几种疾病,当发现血流变异常时,应综合分析,血流变异常仅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依据,血流变检测可为糖尿病患者的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和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提供循证。  3.3本观察的优点和不足3  所有对象在血流变检查前1周,禁用抗凝、促凝或活血化瘀类等影响血液流变的药物,排除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