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输尿管肾镜临床应用体会.doc

硬性输尿管肾镜临床应用体会.doc

ID:17458719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1

硬性输尿管肾镜临床应用体会.doc_第1页
硬性输尿管肾镜临床应用体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硬性输尿管肾镜临床应用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硬性输尿管肾镜临床应用体会作者:杨锡刚,王小红,宋举峰,李勇【关键词】硬性输尿管肾镜;上尿路疾病;镜检近年来,随着泌尿腔内技术的发展,以及输尿管肾镜设计和制作的改进,输尿管肾镜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2年5月—2008年3月,临床应用硬性输尿管肾镜诊治上尿路疾病12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岁,执行硬性输尿管肾镜检查以用于诊断和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血尿和双-J管滞留。术前均行KUB、IVU、B超和血Cr、B

2、UN等检查。1.2设备及材料采用设备为国产HAWK8.5硬性输尿管肾镜,美国CIRCON电视监视系统,TPN-3L袋,4F~6F输尿管导管或金属导丝,5F、6F、7F双-J管,18F~20F三腔气囊尿管。1.3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以输尿管导管或金属导丝引导,液压灌注辅助下,用上挑法进镜,边进镜边观察输尿管腔内有无结石、赘生物、管腔有无扭曲、狭窄、黏膜的色泽、血管纹路是否清晰、光滑。镜检后常规留置输尿管内支架或留置导尿,根据病变性质及镜检过程中操作情况,留置1~8周。术后抗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

3、及多饮水。1.4结果120例中,成功置镜105例(占87.5%),未置入15例(占12.5%)。发现肾盂、输尿管结石87例,输尿管狭窄21例,肾盂、输尿管肿瘤7例,双-J管滞留5例。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术后肾绞痛、高热3例。2讨论2.1自1984年Goodmen等首先报道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输尿管远端疾病后,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对输尿管疾病及部分下尿路疾病的诊治中体现出创伤小、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输尿管疾病因管腔小、位置深等特点,应用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诊断输尿管阴

4、性结石、息肉、肿瘤等梗阻性疾病及不明原因血尿等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诊断效果,而输尿管镜可以直视下结合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2.2在治疗方面,许多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输尿管镜技术取代,特别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直接取石或联合腔内碎石的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疗效接近或优于体外震波碎石,本组在输尿管肾镜下成功实施气压弹道碎石术45例。22.3近年来随着双-J管内引流的广泛应用,双-J管远端上移滞留于输尿管内的病例时有发生,对此类意外情况,无法经膀胱镜取出者,可采用输尿管肾镜技术一次取出。我院曾

5、发生过5例输尿管切开取石和肾盂成形术后双-J管上移,滞留于输尿管内,后经该项技术成功取出4例。2.4置镜操作的关键是进镜、上推窥镜时保持管腔清晰,操作时视野清晰。置镜操作时应先经输尿管镜器械操作通道插入4F~6F输尿管导管,采用上挑法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进镜,镜体插入过程要注意3个生理狭窄处。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视野清晰,只有看清导丝及管腔后才能推进镜体。正常输尿管黏膜呈粉红色,一旦看到银白色网状纤维切忌再推镜,此时多易穿孔。本组发生穿孔2例,及时中止镜检,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4周后,未出现尿瘘及狭窄

6、。2.5输尿管狭窄时,先将导丝或细输尿管导管穿过狭窄处,在导丝引导下利用输尿管肾镜尖端扩张狭窄处,或结合扩张气囊进行扩张后,再将输尿管镜体通过狭窄段,掌握适当力度,避免用力不当、角度不正,必要时适时中止镜检。本组15例,因未通过输尿管生理性和病理性狭窄部位而中止镜检。2.6国内报道应用硬性输尿管镜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8%。常见并发症包括输尿管穿孔、撕裂、假道形成等。本组发生5例并发症,输尿管穿孔2例、术后肾绞痛和高热3例,发生率为4%。为预防并发症,术前对适应证应严格掌握,精心准备器械,操作时

7、应注意保持视野清晰,避免粗暴操作、盲目抽推导管,注意输尿管正常生理弯曲,沿导管推镜,术中不宜反复进镜,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内支架1~8周,此外尚需良好的麻醉效果以保证输尿管的松弛。本组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因术中操作时间较长(1.5h),导致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肾盂较长时间生理盐水持续压力灌注,术后出现患侧肾绞痛、高热,经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膀胱内留置三腔气囊尿管、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因此,镜检或治疗操作时间应控制在1h内。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