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腔外型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腔外型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作者:祝跃明徐炜金中高董吉顺平金良吴晓【关键词】腔外型胃间质瘤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1],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CT对其定位定性有效高价值,但对腔外型胃间质瘤,CT检查有时亦较为困难。现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腔外型胃间质瘤,重点是多层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32~65岁(平均48.5岁)。主诉上腹隐痛
2、不适14例;有柏油样便5例;发热5例。病史3个月~2年。体格检查,上腹部扪及肿块12例, 1.2检查方法使用16排东芝AquilionCT机,均腹部平扫加增强。患者检查前禁食6h以上,检查前15~20min肌注654-220mg,扫描即将开始时一次性口服凉开水800~1000ml。患者取仰卧位,先平扫,增强高压静脉注射欧乃派克80~100ml,速率3ml/s。扫描参数120kV,150mAs,准直0.5mm×16/1mm×16,螺距15,速度0.5s/圈;动脉期延期25~30s,门脉期延期65~80s。术前CT报告以常规平扫
3、加增强为主,未作重建。此次回顾性分析,将全部原始资料数据传至独立工作站(Vitra),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薄层技术对病灶定位,并观察病灶与周围结构关系。 2结果 2.1重建图像上CT定位定性肿瘤位于胃底部腔外6例,胃体小弯侧腔外2例,胃体大弯侧腔外2例,胃窦部小弯侧腔外1例,左肝区4例,肝胃间隙1例,左侧肾上腺区1例;肿块最小直径2.8cm,最大直径10cm,平均6.8cm,其中直径>5cm12例(70.6%)。CT主要表现为位于胃周围的囊性(5例)、囊实性(8例)和实性(4例)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在动脉
4、期即有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5例囊性病灶中3例见囊内积气和液平)。显示肿块与胃壁有密切关系9例,未能显示与胃壁有密切关系8例;2例合并肝转移。 2.2术前CT与手术、病理对照17例均手术,术中未发现邻近器官或淋巴结转移。肿瘤均起源于胃壁,带蒂5例。病理及免疫组化17例均为间质瘤,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2例、恶性9例。CT见囊内积气、液平3例,手术中见积脓2例。术前CT与手术比较,定位定性完全一致10例,不一致7例,多层螺旋CT常规定位准确率64.71%。3 3讨论 GIST发生于胃最多见,约60%~70
5、%,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可向腔内、腔外或腔内外混合生长,大多数为外生性生长,可高达86%[2]。向腔外生长的肿瘤,胃壁可无明显压迹或其他异常表现,胃肠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不容易发现。多层螺旋CT(MSCT)是目前检查GIST的主要手段,它属于微创检查,并能进一步通过增强扫描显示其动态变化,应用重建技术MPR能更清晰显示瘤灶各项特征,提高对GIS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多层螺旋密度分辨率高、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大部分病例能够清楚显示腔外肿物的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坏死、囊变或钙化
6、)以及肿物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特别是与胃壁的关系,从而可以明确肿瘤的起源及分型。本组术前多层螺旋CT常规图像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仅64.71%,术后回顾分析时作多平面重建技术,基本上均可显示肿块部位、形态。 腔外型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和生物学行为与一般的胃间质瘤并无差异,腔外型胃间质瘤常见于胃的近端部分[2],在CT上多表现为与胃关系密切的胃腔外较大肿块,常在5cm以上,本组5cm以上12例(70.6%),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密切相关,Emory等[4]将直径5.5cm定为潜在恶性表现的界限。肿块向腔外的突出部分常位于腹腔脏器
7、之间的薄弱区域,使得肿瘤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并常压迫侵犯邻近脏器,生长方式具有“钻角”特点[5]。肿瘤密度常不均匀,常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本组有不同程度坏死、囊变病例占76.5%),坏死、囊变明显时肿瘤可呈囊样,内部可积气、积液并合并感染(本组3例囊内见积气及液平者手术中即有2例见病灶内积脓,手术误诊为脓肿1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即有明显强化。当与胃关系显示不明确时,必须根据肿瘤生长位置、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主要血供来源以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腔外型胃间质瘤并不少见,作者认为,当在胃腔周围发现囊性
8、、囊实性或实性肿块时,应想到腔外型胃间质瘤的可能,在诊断困难时,应尽量发挥多层螺旋CT的优势,应用MPR和薄层技术以发现病变的更多信息,以有利于胃腔外型间质瘤的检出和准确的诊断。【参考文献】 1章士正,方松华.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