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45105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多用唇弓结合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用唇弓结合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关键词】反牙合;儿童;正畸矫正器,可摘式前牙反牙合是替牙期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并且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症状会逐渐加重,易发展成为骨性前牙反牙合,早期矫治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上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多采用牙合垫式矫治器,此矫治器在使用时存在着固位力不足,对患者的依赖性高,其治疗时间长,效率不高等缺点。为探寻更高效的矫治器,2007年1月~2008年6月应用“2×4”技术(2代表同一牙弓内的两个磨牙带环,4代表4个切牙粘贴托槽)结合多用唇弓矫治替牙期牙合前牙反牙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替牙期前牙
2、反牙合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7~9岁。临床表现:面型基本正常,磨牙中性关系或偏近中关系,前牙反覆盖2~3.5mm,反覆牙合2~4.5mm,下颌可退至前牙对刃。X线头影测量:SNA角、SNB角及ANB角基本正常,上前牙内倾、下切牙正常或唇倾。 1.2矫治方法 在上下颌第一恒磨牙上粘带环,上下颌4个切牙粘方丝弓托槽,先用0.36mm镍钛合金丝(NiTi)圆丝排齐,然后用0.46mm×0.64mm不锈钢方丝弯制多用唇弓,上颌在垂直部弯制小圈曲增加弹性(图1);下颌在水平部弯制小圈曲,远中曲便于向后结扎,近中曲增加弹性(图2)。打开咬牙合:上下颌多用唇弓末端加20°~40°后倾曲
3、可起到压低前牙,打开咬牙合的目的,为了防止下前牙过份唇倾,可在前牙区加冠舌向3°~5°的转矩[1]。唇倾上切牙:只要将远中垂直部抵住磨牙颊面管近中,用时增加∠1,∠2,∠3,∠4的角度,便可起到唇倾上切牙的目的;减小∠1,∠2,∠3,∠4的角度,从远中小圈曲向后与带环牵引钩结扎即可内收下前牙。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常导致下颌功能性前移位,颌位关系在前牙锁结去除以后,大多能后退至正常,下颌如不能后退至正常,则需要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去除上下颌弓丝末端后倾曲,恢复前牙正常覆牙合和覆盖关系。 2结果 24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均在2~5个月解除反牙合,第一恒磨牙呈Ι类关系,切牙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
4、盖关系,所有牙矫治后无异常松动。 典型病例2男,8岁,替牙牙合,第一磨牙为中性偏近中,恒切牙反牙合,反覆牙合Ⅱ度,反覆盖Ⅱ度,下颌可后退至切牙对刃,面部左右对称,侧面观面中1/3稍凹陷。诊断: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过程:4个第一恒磨牙做带环,恒切牙粘方丝弓托槽,0.014NiTi排齐1个月,0.46mm×0.64mm不锈钢方丝弯制多用唇弓,打开咬牙合,唇倾上切牙,内收下切牙,去除弓丝末端后倾弯,经过4个月的矫治、前牙反牙合纠正,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矫治前后各项指标见图1。表1典型病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主要指标(略) 3讨论 2×4技术结合多用唇矫治术适合矫治混合牙列期前牙反牙合、下颌
5、退至切牙对刃的病例,对于具有骨性错牙合特征的重度上颌后缩或重度下颌前突的病例并不适用。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大多由乳牙列期发展而来,形成机制为下颌轻度前突或下颌长度正常,但位置前移;上颌长度发育轻微不足,上下颌骨间矢状关系不调。绝大多数为功能性错牙合与骨性错牙合的混合,如不矫治则畸形会逐渐加重,早期矫治,有利于颌面部骨骼向正常方向发育[2],恢复正常的形态型。临床上常用的矫治方法是牙合垫式矫治器推上前牙向前,牙合垫式矫治器的体积大,异物感强,舒适性差,对患儿的依从性强。“2×4”矫治技术是标准方丝弓技术的改良,充分利用了“细丝轻力”的原则[3]。本组病例在利用NiTi丝初步排齐上下切牙以
6、后,用0.46mm×0.64mm英寸不锈方丝弯制多用唇弓,多用唇弓结合“2×4”矫治技术可在三维方向控制切牙的移动。矢状向:唇倾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垂直向:末端后倾曲压低前牙,打开咬牙合,水平向:左右移动切牙,使牙弓中线与面中线一致。同时,多用唇弓在乳磨牙区远离咬牙合面,避免进食时弓丝被食物冲击发生变形。因此,多用唇弓结合“2×4”技术较牙合垫式矫治器体积小、易适应,对切牙多向控制,避免牙合垫对后牙的负面影响,矫治效率高,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替牙期恒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牙槽骨骨质疏松,血液运输丰富,组织代谢旺盛,轻微的矫治力可使牙齿迅速移动。矫治时务必使用轻力,否则易造成牙根吸收,
7、牙齿松动脱落,导致矫治失败。【参考文献】 [1]陈幼新,雷磊.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不同矫治设计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1):44-45.[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7. [3]尹莉,郭建军.保留畸形侧切牙减数矫治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9):29-30.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