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4249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科学究竟什么》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究竟什么》读后感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科学究竟什么》读后感斗门小学:丁百泉 暑假里,阅读了这本书。读后,我忽然明白了好多。以往老是在想,科学老师如何才能更科学,还把这个问题列为本年度的研究方向。当我开始看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感觉会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事实上也正如我所想的那样,反思以往听的课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对某种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相信这种提升对我的科学老师生涯,甚至教师生涯都是质的飞跃,我想我应该可以深入科学课的本质了,说"化腐朽为神奇"也不为过。我就是带着这种崇敬的心情一张张的翻着这本书
2、...... 张老师真知灼见地指出,当时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现象中的不足之处,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地片面地搬用某些教育观点。这在我参加省农村小学科学骨干班时,班主任也提过。记得当时班主任说到我们所有的老师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是:章鼎儿老师说的,这本身就有问题,章鼎儿老师是权威,但始终是一家之言,迷信不得。当时我对这些现象的认识醒一醒,随着阅读《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等书,我更好地理解了教育的特点。教育是有目的的,有知识内容,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同时也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教育活动的实质是要创造一定的条件或情境促成学生自觉和有效地学习。
3、而所有这一些当中的变数实在太大太多了。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将有助于对有关事物的理解,并使之成为有真知灼见的人的活动。教育并不是只关心使人得到乐趣的活动,要是这样,它将是一种更为廉价的、只要安置一台逗人乐的大机器便可生效的活动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的任务,就小学生的特点,张老师指出:留给小学生的应该是封闭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一节课,只能围绕着一个"概念体系"进行。教师在科学课的讨论中应多问"证据呢?""根据呢?"而少问"为什么?"小学中低年级的科学课,应多进行观察,少进行解释。就学科特点,张老师指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有的
4、逻辑推理形式都是辐合思维的过程。可以说,如果一节课充满了发散型思维的语言、问题、活动设计,则很难说是一堂典型的科学课,至少不是成功的科学课。读了张红霞老师《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使我及时地认识到了普遍现象中的本质,受益匪浅啊!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因此,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科学不相信权威,只相信事实。当然,这里不是怀疑一切。不是胡乱怀疑,而必须借助于实证和逻辑的标准。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最基础的"观察"环节上,即收集资料环节上,让孩子们
5、知道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 这些观点的阐明指导了我的教学实践,明确了作为科学教学的着重点应是什么?从知识论上看,科学知识比其他学科知识难学的原因主要源于其累积性、逻辑性和经验性。现代科学知识是近代300多年来无数位科学家智慧的结晶。累积不是堆积,而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联系之上的必然发展。如果互相之间的联系没有弄清楚,科学是非常难学的。联系的途径有两条,首先是亲自体验,另一个途径是逻辑推理。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感到自己科学知识还不够扎实,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力不够强......章鼎儿老师的这段话常引起我的思索"对儿童来说,能观察周
6、围的事物,发现身边的问题。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认识能力。不过,对有效的学习来说,观察和发现还只是认识的开始,最终是否有所收获,认识是否能得到发展,在发现问题之后,便取决于对问题所持的态度和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道理,可以借鉴。怎样才能更好地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知道有这么多同学也在阅读这本书,他们的体会同样那么深刻。相信会有很多机会与各位同学交流感受,想来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我从没有写过读后感,上文只是我收获的万分之一,翻完了最后一页,刚开始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迷惘,有太多东西
7、要思考,去吸收。我知道,这本书让我得了消化不良,好在我可以重新再去慢慢的推敲它。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