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

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

ID:17417774

大小:46.04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08-31

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_第1页
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_第2页
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_第3页
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_第4页
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说明本电子书源文件来自龚光勇老师发布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论坛资源区的帖子,让我们感谢龚老师以及所有热心数学教育事业的人们!如果你需要word版请去下面的网址下载!http://bbs.pep.com.cn/viewthread.php?tid=325810&extra=pageD1&page=1,电子书制作:三下五除二2008届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一)集合与简易逻辑基本概念、公式及方法是数学解题的基础工具和基本技能,为此作为临考前的高三学生,务必首先要掌握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其次要熟悉一些基本题型,明确解题中的

2、易误点,还应了解一些常用结论,最后还要掌握一些的应试技巧。本资料对高中数学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常见题型、常用方法和结论及解题中的易误点,按章节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最后阐述了考试中的一些常用技巧,相信通过对本资料的认真研读,一定能大幅度地提升高考数学成绩。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在求有关集合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如(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

3、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答:8)(2)设U={(x,y)

4、x∈R,yR},A={(x,y)

5、2x.y+m>0},n≤0}

6、,那么点P(2,3)A(CB)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答:∈∩um>.1,n<5);(3)非空集合S.{1,2,3,4,5},且满足“若a∈S,则6.a∈S”,这样的S共有_____个(答:7)2.遇到A∩B=.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或B=.;同样当时,你是否忘记A.BA=.的情形?要注意到.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集合A={x

7、ax.1=0},B={x

8、x2.3x+2=0},且A∪B=B,则实数a=______.(答:0,1,12a=)3.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如满足{集合M有______个

9、。(答:7)2n,2n.1,2n.1,2n.2.1,2}.≠M.{1,2,3,4,5}4.集合的运算性质:⑴A∪B=A.B.A;⑵A∩B=B.B.A;⑶A.B.uu..A...;⑷uu;⑸A∩..B=....A.u..A∪B=U.A.B;⑹()UCA∩BUU=CA∪CB;⑺()UUCA∪B=CA∩CB如设全集U={1,2,3,4,5},若,,A∩B={2}(CA)B={4}U∩(CA)(CB)={1,5}U∩U,则A=_____,B=___.(答:,)A={2,3}B={2,4}5.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理解集合的意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函数的定义域;{x

10、y=lgx}{y

11、y=

12、lgx}—函数的值域;{(x,y)

13、y=lgx}—函数图象上的点集,如(1)设集合M={x

14、y=x.2},集合N={y

15、y=x2,x∈M},则M∩N=___(答:[4,+∞));(2)设集合M={a

16、a=(1,2)+λ(3,4),λ∈R}....,N={a

17、a=(2,3)+λ(4,5)....,λ∈R},则M∩N=_____(答:{(.2,.2)})6.数轴和韦恩图是进行交、并、补运算的有力工具,在具体计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如已知函数f(x)=4x2.2(p.2)x.2p2.p+1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

18、,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cf(c)>0p(3,3)2.)7.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真假相反”。如在下列说法中:⑴“p且q”为真是“p或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⑵“p且q”为假是“p或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⑶“或”为真是“非”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⑷“非”为真是“且q”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答:⑴⑶)pqpppA.B.8.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若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命题为“若q则p”;否命题为“若﹁p则﹁q”;逆否命题为“若﹁

19、q则﹁p”。提醒:(1)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但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都不等价;(2)在写出一个含有“或”、“且”命题的否命题时,要注意“非或即且,非且即或”;(3)要注意区别“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否命题要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而命题的否定仅对命题的结论否定;(4)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利用等价关系“”判断其真假,这也是反证法的理论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