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淋证课件

中医内科淋证课件

ID:17398953

大小:895.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8-30

中医内科淋证课件_第1页
中医内科淋证课件_第2页
中医内科淋证课件_第3页
中医内科淋证课件_第4页
中医内科淋证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淋证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淋证淋证的定义:指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所致,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历史沿革: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閟”。2.《金匮要略》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3.汉代华佗《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表现不同,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历史沿革4.《诸病源候论》将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5.《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

2、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6.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明清时期,其辨证沦治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7.《景岳全书》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的原则。8.清·尤在泾在《金匮翼·诸淋》中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说明各种淋证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同时他提出“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则。西医学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西医学所指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

3、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病。急慢性前列腺炎急慢性前列腺炎多发生于青壮年、中年男性,其致病菌多为大杆菌、金葡萄链球菌、类白喉相菌及厌氧菌;常有杆菌与球菌混合感染,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可并存。其感染途径可因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病灶经血循环播散,也可由尿路感染直接蔓延,或因经常性的过度饮酒、性刺激和会阴部损伤等,使前列腺发生非细菌性充血反应,易为细菌侵入创造良好的环境。下尿路梗阻、排尿不畅亦是发病的主要诱因。临床表现1、排尿方面: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多等,部分病员大小便前后经常溢出稀薄、清亮的白色液体。2、疼

4、痛:腰骶部、会阴部酸胀或耻骨上区不适感。3、性功能改变:早泄、遗精、性欲减退、阳痿、部分病人射精痛、血精。4、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头昏、乏力、自信心减弱等。通过肛门指检、尿液常规、前列腺液检查、B超等可以确诊。由于前列腺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特别是前列腺外包膜是一层严密的纤维组织,常规的中西药物难以通过包膜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所以一定做好自我保健,应忌酒及辛辣食物,天气冷时就注意保暖,不要长时间骑自行车,性生活不能过于频繁,但禁欲无助于此病的治疗,规律合理的性生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病因1.外感湿热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侵入机体,上

5、犯膀胱,或由小肠邪热、心经火热、下肢丹毒等它脏外感之热邪传入膀胱,发为淋证。2.饮食不节多食辛热肥甘,或嗜酒太过,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下注膀胱,发为淋证。3.情志失调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膀胱气滞,或气郁化火,气火郁于膀胱,导致淋证。4.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禀赋不足,肾与膀胱先天畸形,或久病缠身,劳伤过度,房事不节,多产多育,或久淋不愈,耗伤正气,或妊娠、产后脾肾气虚,膀胱容易感受外邪,而致本病。病机淋证的病位在膀胱与肾,与肝脾相关。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且每见虚实夹杂之证。病理演变:初起多属实证。淋久湿热伤正,

6、每致脾肾两虚,由实转虚。如邪气未尽,正气渐伤,或虚体受邪,则成虚实夹杂之证。诊断1.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各种淋证的症状,是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但还需根据各种淋证的不同临床特征,以确定不同的淋证类型。2.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3.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志变化、不洁房事而诱发。相关检查淋证患者一般可先查尿常规。如尿中白细胞增多为主,多考虑泌尿道感染及炎症,可作中段尿细菌培养。考虑为前列腺炎可能者,可作肛门指检前列腺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此外,疑及泌尿道结核,应查尿沉渣找结核杆菌,做结核菌素试验等。疑为非感

7、染性膀胱炎者,可查膀胱镜。尿中红细胞增多为主者,多见于泌尿道结石、膀胱癌,应查泌尿道B超,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尿中找脱落细胞,做膀胱镜等。尿混浊怀疑乳糜尿者应查尿乙醚试验,必要时淋巴管造影摄片检查。各项检查无异常者,多为尿道综合征。鉴别诊断癃闭:又称小便不通;尿闭。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病情轻者涓滴不利为癃,重者点滴皆无称为闭。临床多因败精阻塞、阴部手术等,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现代医学称为尿潴留。无疼痛。尿血与血淋尿血:与血淋均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的症状。但也无尿

8、痛感。尿浊与膏淋都有小便浑浊,白如泔浆。但《临证指南医案·淋浊》:“大凡痛则为淋,不痛为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