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94590
大小:45.1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30
《【政治】安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之前,我一直为自己没有鞋而抱怨”。富含哲理的语言往往能够给我们的生活以启迪。这告诉我们:①哲学的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②幸福生活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③只有学习哲学,生活才有意义 ④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2.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在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世界观不
2、一定人人都有,哲学一定人人都有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零散朴素的D.哲学一定是正确的,世界观则不一定是正确的3.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下列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老子的思想可为现代物理学提供哲学指导B.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C.老子的思想与量子论有着相同的科学价值D.现代物理学可以取老子的哲学思想而代之4.下图漫画《乌鸦喝水》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A.避免
3、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B.要敢于善于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C.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D.要遵循先认识后实践的认识逻辑5.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9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6.“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列宁的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不可取的C.聪明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4、物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比旧唯物主义更接近世界的本原7.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寓意相同的是:①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熹)②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陆象山)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从哲学派别的基本形态看,下列四句名言中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现实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柏拉图)B.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D.我思故我在(笛卡尔)9.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三个代表”再到“科
5、学发展观”,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思想解放先行的条件下推进的,并且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①哲学是时代的思想精神的精华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真正的哲学可以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④真正的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0.2015年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
6、义哲学是注重:①提出问题的哲学 ②解释世界的哲学③增强实践本领的哲学 ④辩证思维的哲学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属于“客观实在”范畴的是①人口增长率②生产方式③财税政策④十三五规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12.2015年10月26日,阿富汗发生7.8级地震;10月30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发生5.1级地震。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由此可知:①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②物质是运
7、动的承担者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3.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以上观点分别属于: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C.相对主义辩证法 形而上学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14.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8、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①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②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③论证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可决定事物前途④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