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

【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

ID:17386198

大小:40.2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30

【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_第1页
【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_第2页
【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_第3页
【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_第4页
【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福慧全现,处逆境随恶缘,不起贪嗔业障全消!学佛的什么?一定要学佛的心量。佛的心量广大无边,经上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2佛这个心能包太虚空,太虚空是我们所知道最大的了,心包太虚;量是度量,度量能容纳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量周沙界。这是我们要学的。3我们今天所以不能成佛,不能恢复自己的智慧德能,你要问什么原因?心量太小了,两个人都容纳不下,这怎么能成功!所以首先要把心量拓开。4《华严经》上讲,不修普贤行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因为普贤行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2、普贤的心量没有障碍,普贤的心量是圆满的,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尽虚空遍法界都融在一心之中,这是普贤心量。5十大愿王最主要目的就是恢复我们本有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样的心量那就是普贤行。穿衣吃饭、喜怒笑骂都是普贤行,没有一样不是普贤行。6诸位要记住,普贤行绝对不是那十条!你要是把那十条看作普贤行,那就大错特错,那是十个纲领。7要紧的是普贤心,你有普贤心,你所有一切行为统统是普贤行;但是所有一切行为归纳不超过这十大纲领,是这个意思。8我们现在心量都很小,起心动念这个心量都画成好多格子、画成好多界线,分你我他,这样子怎么修也修不出普贤行。9一定要把心量拓开,要把界线排除。心量要拓开,

3、要能够包容,不要去跟一切人、一切事斤斤计较,没有这个必要。10中国人念《金刚经》的人多。从前不学佛的、念书的人都念《金刚经》。念《金刚经》,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把心量拓开。1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是虚妄的,还有什么好计较?还有什么好认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能够常常作如是观,自然会心开意解。12在中国佛教,确确实实有许多地方非常殊胜。一进山门,诸位所见到的第一个建筑物就是天王殿;天王殿里面,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弥勒菩萨。13弥勒菩萨的造像是造的布袋和尚像。布袋和尚出现在中国南宋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他跟岳飞同时代,他究竟姓什么?名字什么?没有人知道。14因为他每天扛着一个大布袋

4、到处化缘,人家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特征是满面笑容,肥肥胖胖,肚皮很大。15到以后知道他是弥勒菩萨化身,所以中国造弥勒菩萨的像都造布袋和尚。特别明显的表征:肚皮大。16肚皮大表示什么?能包容,大肚能容,取这个意思。满面笑容,欢欢喜喜,无论对待什么人都是笑面迎人。17把他的像摆在门口,就是告诉我们,学佛要什么条件才能入佛门?像弥勒菩萨那样就可以入佛门。心量要大,要能包容,要能满面欢喜迎人,这个条件就可以入佛门,取这个意思。18我们要把心量拓开,能容人、能容物、能容事,要能包容。心量的广大,能包容一切。19“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把心量拓开,为什么?这是真心,心量本来如是!20我们现在

5、的心量很小,不能容忍。社会为什么这么动乱?就是彼此不相容,不相容才有争执、才有斗争。21每个人心量都很大、都能包容,这个社会就祥和,就和谐,不会有争执了,所以心量要广大。22从今天起一定要发心,起心动念想到别人的利益,想到整个社会大众,想到整个世界的众生,常常能作这样想,我们的心量就拓开了。23心量拓开,不要想自己,念念要想广大的群众,这是最低限度的。我们要想到社会,想到这个世界。24诸佛如来他们的心量比我们大得多,他们心中所想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那个心量就太大了。25我们这个地球算什么?在太虚空当中,实在讲,看不到,太小!我们今天就是起心动念都想到全世界众生的福利,我们那个心还

6、是小,还是小得可怜!跟佛菩萨不能比。26如果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的利益,诸位一定要知道,决定不能往生。27常言说得好: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他念佛念得那么好,不能往生?心量太小,起心动念自私自利。28西方世界,经上讲得很清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心量小就不是善人,念得再好,阿弥陀佛欢迎你去,那边大众不能接受你,因为你心量太小。29什么时候把心量拓开,你往生就有指望。“一心”这个心量大,“一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界限,所以“一心”是决定得生。30有分别、有执着,就不是“一心”。所以第一个,我们要念念想一切众生的利益,不要去想自己。31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众生。我们这个身体

7、,这是物质,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现的;我们的思惟想象、心理、精神这一方面也是众缘和合。32佛归纳起来讲,五阴(色、受、想、行、识)里面,这个色指的是物质,我们的这个肉身;受想行识指的是心跟心理的作用。所谓是四大五蕴众缘和合而生的这个现象,这叫“自性众生”。33四弘誓愿里面有“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这是真实的,一点都不假。34如何要度自性众生?实在讲自性众生与法界众生,这当中有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