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谈作文教学

管建刚谈作文教学

ID:17367570

大小:33.8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30

管建刚谈作文教学_第1页
管建刚谈作文教学_第2页
管建刚谈作文教学_第3页
管建刚谈作文教学_第4页
管建刚谈作文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建刚谈作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管建刚谈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首要做的,不是作文训练,不是作文指导,甚至不是作后讲评,而是要有足够的敏感,帮儿童找到属于他的“自己的话”。下面一起来看看管建刚谈作文教学吧!  ●“兴趣”重于“技能”  ●“发现”重于“观察”  ●“讲评”重于“指导”  ●“文心”重于“文学”  ●“生活”重于“生成”  ●“真实”重于“虚构”  不熟悉建刚的人,都以为他不太爱说话,你们一帮人在那里说笑,他常常兀自坐在那里,静静地,若有所思。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一涉及他所钟情的作文世界,他就会有说不完的话,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他似乎就属于这个丰富的作文世界,因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他的智慧就存在,他的尊严就存

2、在。或者说,他因拥有一种有个性的教育而拥有自己丰富的世界。  与建刚在一起,他大部分时间静静地听你说话,偶尔,抬起头,静默里与你对视一眼。然而,读他的文字,你会感受到另一个管建刚:锐利、深刻、独到的思想纵横捭阖,令人叹服。安静的建刚,喜欢“不争之争”的建刚,进入文字的世界,建刚有了建刚的王国;进入作文的世界,建刚有了建刚的霸气。他出入在“霸气”与“静气”之间,自如自在,一点也不给人以唐突之感,这就是建刚吧。  建刚慢慢地走来,不疾不徐地走来,不喜欢说空话,不屑于说假话,不乐于说大话,甚至不善于说“客套话”。就这样沉下心去,扎下根来,建刚渐成一片风景,渐有一个世界。  “讲评第一”的由来  

3、■管建刚  一  “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现在出了四本,分别是《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自己最看重的是《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书中我提出了“‘生活’重于‘生成’”“‘发现’重于‘观察’”“‘多改’重于‘多写’”“‘讲评’重于‘指导’”等主张,我自己最看重的是“‘讲评’重于‘指导’”这一主张。  二  XX年,我在班里办了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学生写了作文,向“班级作文周报”编辑部投稿,每次录用十五、六篇“发表”出来。学生的作文热情,一下子点燃了。点燃后,我又想方设法,琢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点子,使燃起来的火,不哑下去。  XX年,我据此

4、写的总结论文《打造一个永不消失的童年——一份报纸一个作文世界一段难忘的童年生涯》,获得了《江苏教育》举办的“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第一名。XX年,《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在《中国教师报》十期连载;XX年、XX年,《江南时报》两次报道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XX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也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报道;同年,《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出版。  一些地方请我去讲讲“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答应了;一些地方,想请我去上一节作文课,我答应不了。我的研究重心,是让学生有作文的兴趣、作文的意志,我只上“《周报》活动课”。《作文周报》每周五出版,下周一,上“《周报》活动课”,它有以下几个环节:让我呼

5、喊你的名字——呼喊发表作文的同学的名字;佳作真精彩,猜猜会是谁——学生竞猜这一期《周报》的佳作,猜中者,可以抽奖,奖品是“优先发表卡”;佳作齐欣赏——七嘴八舌说自己最欣赏的某个同学作文里的一句话、两句话。走进大本营,训练真本领——从学生作文里引出一个训练点,进行必要的训练或指导。  令我欣喜的是,学生特别期盼“《周报》活动课”,喜欢上“《周报》活动课”。然而,要我去外地上作文课,怎么可能呢?难不成,把我们班的学生都“拉”过去?我一一婉拒了。有一天,一位邀请者很不解地说:“管老师,听说你研究作文教学,也有点名气,你不会出来上课,你研究点什么东西啊?”  这话深深刺痛了我。我也知道,不能或者不

6、会“出去上课”,是我的一根软肋。我真的不会上“流行的”那种作文公开课。  我“不会上的”背后,还有我不认同课的背后的理念。我以为,只要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故事,他们就有无穷无尽的作文的材料,不用老师在课上花那么多的时间“启发”;我以为,学生作文前的“技法”指导,弊大于利,它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以为,作为课堂教学的讲评,不应只看几个同学的作文,而应看全班同学的作文,“全班”才是整体“1”。  我很苦恼。老师们觉得我带的班,学生作文写得不错。家长们“讹传”,管老师的班叫“作文班”,每个孩子都能写好作文。我自己觉得,学生的作文状态真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班一年,前

7、后的《作文周报》比较,学生自己都说,我们的作文大变了。  可是,我不会“上课”。人家说,你管建刚究竟在研究些什么东西呀?  三  XX年,高子阳先生推荐我参加苏教版的“作文教材”修订,由此认识了沈高明先生。  XX年年底,高明先生打电话来说,明年三月,要在海门举办“第四届凤凰语文论坛暨新课程习作教学研讨会”,这次的作文课,要展示一个完整的过程,两位老师合成一组,第一天,A老师上“作前指导课”,学生写好作文后,交给B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