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57137
大小:33.8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30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西周分封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西周分封制 篇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预习学案 编写人:万宝奎审定人:万宝奎XX年9月1日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1、夏朝是古代中国,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以上的。 2、商朝政治制度:,具有 二、西周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2)分封对象: (3) 2、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是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
2、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 度。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 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4、礼乐制度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
3、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 其影响。 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 1、政治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从分权到集权成为历史必然;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各大国在扩张领土上广泛采用郡县制;秦国兼并六国,北击匈奴,南讨岭南,结束了550年的分裂局面。 2、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3、思想基础:百家争鸣中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秦朝君臣讨论分封制与郡县制,秦始皇采用李斯建议。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特征:表现: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 1.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4、并将国家的、、、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度 ⑴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 3.地方机构——郡县制: 郡设:、、。 县设:、、。 4.选官制度:两种方式:, 5.秦律:(1)指导思想:, (2)作用:,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 ⑴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⑵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⑶专制独裁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 ⑴积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对以后XX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政治方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稳定和发展;第二,积极方
5、面,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利工程的组织建设;第三,文化方面,有利于文化繁荣和古代文明的持久性发展。 ⑵消极:第一,政治方面,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同时造成官吏唯命是从的奴性和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盛行;第二,文化方面,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等扼杀了社会活力,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第三,经济社会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进步,落后时代发展潮流。 【达标练习】 1.(1996·全国·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势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在西周
6、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 3.(XX·全国文综Ⅰ·1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4.据新华社报道,自XX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A.内外服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5.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
7、级负责B.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 C.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6.现代农村中的一些仿古建筑的牌匾中都雕刻有“某氏宗祠”,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者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