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ID:17336607

大小:24.9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30

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_第1页
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_第2页
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_第3页
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_第4页
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期中总结】,作文出现失误,导致失分。是同学们最容易烦的错误。  语文:1.在方面掌握并不全面,选择题存在失分现象,以后会加强对一些较生僻字词的积累,并巩固课内所学生字词。以及对课文的作者的相关资料的记忆,争取在字词方面和语文知识的正确率为百分之百。2.对于阅读理解题的把握不很准确,存在失分,可能是课外阅读面不广造成,以后会加强一些课外阅读,会定期读一些中外名家的散文或小说。3.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掌握不牢固,以后会加强背诵记忆。4.作文的字体欠缺,语言知识运用贫乏,出现作文分偏低。数学:1.对于...的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掌握并不熟练2.对于一些简单题目掉以轻心,粗心大

2、意失分。  总结:写作方面,一定要写得工整,书面分数也占相当大的一部分,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曹刿论战词类活用  【—之曹刿论战词类活用】这是一篇文字简短明快、内蕴丰富的记事散文。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通假字  小惠未?:通“遍”,普遍,遍及。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7.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实情判断。  

3、总结: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  常见的古诗中思想感情:建功报国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关雎描写用法  【—之关雎描写用法】,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5、…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6、。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

7、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