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35834
大小:3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30
《准物权及其立法规制问题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http://www.9ask.cn/souask/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准物权及其立法规制问题初探 摘要:准物权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中外法律制度中均有体现。但相对于范物权(即典型物权)而言,法律对准物权问题的规范和学界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对于究竟何为准物权,其种类有哪些,我国物权立法中应如何规范准物权等问题,学界观点尚未一致且欠缺系统、深入的讨论。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并期冀对我国物权立法有所裨益。 一、准物权现象及学界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准物权界定问题的几种主要观点与歧议
2、 简单的说,所谓准物权就是指哪些与民法典上所规定的典型物权相近、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权利。就本人涉猎的材料来看,国外的立法与物权理论上,虽有准物权现象之存在,但无准物权的名词称谓,通常可以见到的表述是“类似所有权之地位”、“相似于物权的地位”、“附属物权”,“债权的物权化”、“更具有物权性质”,“存在于物权与债权夹缝中的权利”,诸如此类。而在我国台湾与大陆的物权法著述中,准物权及与此相关的准用益物权、准共有、准质权、准占有等名词则颇为常见。不过,在准物权的概念及其种类问题上,学界观点并不一致,盖可整理为如下三种主要观点:5.1-9,,services,andmaketheci
3、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http://www.9ask.cn/souask/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其一,权利物权为准物权。该说的主要理由在于
4、,物权的客体应为有体物,而如权利抵押权与权利质权等存在于权利之上的权利,系因担保物权重在对标的物交换价值之支配所使然,此等权利“并非真正之物权,只不过与物权相类似”,或“为与物权相类似的一种变态”,而使其得“准用物权之规定”而已。也有学者认为此类权利之所以称为准物权,原因在于其除个别特殊规则外,“准用”民法或物权法的一般规定。 权利物权为准物权的认识,在国内诸多学者的著述中均有体现,似已被普遍接受。不过,也有学者对此观念提出了质疑。以权利质权为例,其与动产质权皆为以取得质押物的交换价值为目的的价值权,可让与的权利与动产都具有交换价值,其作为质权之标的时并无本质的差别;权利质权
5、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扩张,其适用范围和优越性并不在动产质权之下;从国外立法通例及我国的立法规定看,权利质权和动产质权均为质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应使其成为两个彼此独立的权利。质言之,权利质权与动产质权皆为典型的质权形式;在现代法上,重要的权利担保物权也应归入典型担保物权的类型之中。 其二,特别物权或特别法上的物权为准物权。我国台湾学者多赞同将财产权分为债权、物权、准物权和智慧财产权(无体财产权)四种。而所谓准物权,系指虽非民法上规定之物权,但在法律上将其视为物权而准用民法有关规定之权利。因物权采法定主义,准物权性质上虽以物权视之,但民法上并无规定,故以准物权别称之。准
6、物权之客体,通常为无形之利益,如渔业权、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水权等。我国大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准物权为特别法规定的具有物权性质的财产权,或谓其为性质和要件相似于物权、准用物权法规定的财产权,采矿权、渔业权、水权等为其典型。与民法上规定的普通物权比较,其特殊性表现在:(1)它们一般按特别法规定的特许程序取得;(2)它们的行使受较强的行政干预;(3)在法律的适用上,它们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只有对特别法没有规定的问题,才准用民法典或民法通则的规定。另有学者指出,准物权的特点在于其通常只是获取了从事采伐、捕捞等行为的资格,在上述行为完成前,并无特定的物作为其客体,因而很难归为物
7、权,因而宜由特别法予以规定,并准用于民法物权的规范。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