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与“黑大爷”

“老乡”与“黑大爷”

ID:17254802

大小:19.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9

“老乡”与“黑大爷”_第1页
“老乡”与“黑大爷”_第2页
“老乡”与“黑大爷”_第3页
“老乡”与“黑大爷”_第4页
“老乡”与“黑大爷”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乡”与“黑大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乡”与“黑大爷”   看了刘班头的空间后,心中引起一些依稀的共鸣。但想到自己文学上并不擅长,从小也没有刘诗人那般才华,也就打算作罢了。但今天一早竟然很想写些什么,难得有这样的心情,于是赶紧抓住。原来不经意间的影响是深藏内心的,自己都不会轻易察觉到。之所以要写,是因为两个词“老乡(“乡”字的音往往会往重里说发出近似“夯”的音)”和“黑大爷(“爷”好像多数时候是“伊”字的音,哪个“伊”不清楚,本来就是个音译词)”老乡  看这词,脑子里多半会蹦出那句俗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对于内地人来讲,老乡指的是同为故乡人。尤其是久别家乡的人,如在他乡相遇,操着相同的口音和彼此都能理解的“嘴

2、子”,那感觉如同遇到了亲人,其对人所产生的情愫是不言自喻的。但对我这样一个在新疆兵团——廿九团长大的孩子来讲,老乡又多了一层含义。而且自小到大,我都将它理解为多的那一层含义。  我必须承认,像新疆兵团这样的体制之下,其政令的贯彻和执行力度和深度是令人吃惊的。“老乡”是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称呼,而廿九团所处的南疆多居住的是维吾尔族,因此,“老乡”在我的有记忆的时候就成为对来团场做小买卖的维吾尔族人的专称。这一称呼是兵团执行民族政策的一个体现。  我想这个称呼首先是从入疆部队开始叫起的,刚刚入疆的部队战士遇到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承袭解放军的传统称呼,叫他们“老乡”。兵团是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

3、由入疆部队转业而来的。   1949年12月5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出《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外,应当担负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还是一支生产军,籍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根据这一指示,人民解放军从1950年起,开始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    (铸剑为犁)  1954年7月1日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和生产建设,精简机构,减少军费,新疆军队再次整编。7月15日新疆军区生产部队另成立的领队机构采用“生产建设兵团”的名称。12月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4、  作为兵团第二代人——我的父辈们,继承着第一代兵团人的传统,对当地少数民族也称“老乡”,而这个词从我能说话记事起就已经深深地刻在我脑海之中。但是在刻入之时它已经变得有些扭曲了,因为用它时常是母亲吓唬我时用的——“不许哭!再哭让老乡把你带走!”幼时的记忆让“老乡”几乎与邪恶的“狼外婆”划了等号,却着实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间深层的隔阂和矛盾。  我是在新疆师范大学上的大学。大一的时候发生的一个与“老乡”一词有关的事,对我内心再次产生触动,我想这是考到内地并在内地工作的同学们无法接触到的。  大一的某个星期天,我去水房洗衣服,有个维吾尔族学生喝多了,趴在在水房的水龙头上向池子里呕吐着,酒气弥漫

5、着整个水房,我就赶紧回到了宿舍。当时宿舍只有一个来自昌吉的室友何同学。我就对他说,“水房有个“老乡”吐了”。我没想到自以为很平常的一句话却招来何同学激烈的反映,他瞪大眼睛看着我吼道:“你把谁叫老乡呢?!谁是你老乡呢?他们是“缠头”!”我一时语塞,沿袭了十几年的“老乡”一词竟然与何同学的思想意识有如此大的冲突。此后,我也和他一样,在没有维族人的情况下改称“缠头”。后来,在看清代有关新疆的资料中了解到,当时是将南疆的维吾尔族称为“回缠”。黑大爷  我最早接触到“黑大爷”一词是我在读初二的时候。那一年,我和我弟弟随父母去看望农三师的爷爷、奶奶的途中,在阿克苏汽车站遇到的。  我小时候对爷爷、

6、奶奶没有印象。后来,我父亲告诉我,“爷爷是解放之初受人诬告被打成“黑五类”举家来的新疆。一天晚上社里开会,会议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爷爷说了些“反动言论”,当时天黑也不知道是谁向上面告发了我爷爷。就这样爷爷举家来到新疆兵团。”我父亲兄弟姊妹四个,父亲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我的叔叔娶了个上海人,后来举家回上海,现在在宁波,育有一儿一女。叔叔后来带他儿子回过新疆看望我爷爷、奶奶,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我那时在上大学假期在家。印象中这是我见到我叔叔仅有的一次)和两个妹妹。  1966年,为贯彻备战方针,加强“三线”建设,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兵团在南疆的巴楚重建农三师。将农一师的四管处、二牧场、

7、喀什专区的团结农场划归农三师,并由农二、四、六、七、八师抽调干部、工人各为农三师组建一个团,兵团工交部、供销部抽调干部、工人为农三师合建一个团,由工一师、工二师各为农三师组建一个工程支队。全师共有9个团场,2个工程支队,1个汽车营和师直医院、子校等共41355人,师部驻巴楚县。当时不知道是能够脱掉“黑五类”的帽子还是什么别的原因,爷爷决定再次举家西迁去农三师。但与我父亲刚结婚不久,个性要强的母亲坚决不同意去,我父母就留在了农二师廿九团,此后才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