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39995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9
《淘乐吧-用“几何”工具解决营销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亮剑》的启示:看《亮剑》的人可能都会被李云龙的军人气质和指挥才能所倾倒,可能没有人注意到,李云龙是一个看地图的天才。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没有半点墨水的穷家小子,不要和他谈“狗屁”军事理论和兵法见解,只要一看地图上那山水路径的标示就对战况了如指掌。他就是善于利用“地图”这个工具,将所有复杂的问题浓缩到地图,变得简单,而成为能征善战的前线将才。 营销人的苦恼: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一直是营销人面对的难题,将公司的一些战略战术、思想方法正确高效的传递给业务人员、渠道商和终端人员并使他们很好理解、正确的接
2、受更是营销部门费尽心思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渠道抱怨,公司营销人员道理一大篇,纸上谈兵,没啥实效,价格高,支持少,还是我行我素。而公司营销人员经常抱怨,渠道商素质低,不听指挥,不可救药,公司的方法这么好,他们就是不听,就是不做。 其实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沟通出了问题,由于人员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差异,公司很多很好的东西并没有让下面的执行人员很好的理解,而下面的执行人员的确在自身状态下对有些深邃的东西没法理解,结果是必然出现偏差和失误。 在长期的营销工作中,每当碰到难以沟通或说即使沟通也难以
3、有很大震撼力的情况下,笔者就会从“几何”工具中去寻找灵感,寻找依据,以增强说服力,提升沟通的效果。 经营客户立足“同心圆”,层层扩展 同心圆是以点为圆心,为基础,向四周扩展,逐步扩大自己的范围,占领更大的领地,获取更大的优势。同时,同心圆明确的表示出了事物间的包含与从属,重点的主与次,核心与辅助。围绕一只脚,圆规就能描绘出不同的圈;有了一个雪粒,不停的滚动就能成为巨大的雪球。 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扩大消费群,扩大市场,做大品牌,提升利润,如果我们用同心圆的道理来窥探客户的经营,就可以发现
4、不同方式的巨大差异。(如下图) 商家A:遵从同心圆发展模式(如图一),企业客户呈滚雪球状态越滚越大。它以老客户的维护为核心,在精心培育老客户忠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客户,从而形成了年轮型的发展趋势。 商家B:不遵从同心圆发展模式(如图二),“猴子瓣玉米”的形态,其发展思维是不断的开拓新客户,但同时老客户在不断的流失,虽然他的客户群因新客户开发得力在不断的扩大,但其扩展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图一的模式,同时可以看出,要达到相同的成果,图二要花出成倍的代价,因为老客户维护成本远低于新客户开发成本。 t
5、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thequalityevaluationofatotalsco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
6、ea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案例:笔者在服务一个知名建材品牌的过程中,发现广大的经销商朋友(甚至代理商)都在不遗余力的拓展客户资源,追求广告效应,除了基本的售后服务外,总不愿意在老客户身上去投资下功夫。一锤子买卖,总想到老客户已经买了,建材的重复消费者甚少,再去投资不划算。他们远没有想到,建材消费是一个典型的低关注度产业,顾客的口碑宣传和意见传播是最主要的客户开发手段。因此笔者在服务过程中,首先是用同心圆给经销商洗脑,然后重点推动代理商(经销商)实施系
7、统规范的老顾客维护工作,对所有的老客户和未来开发的新客户实施计划性的回访和拜访,并开展对推荐新客户的老顾客实施奖励计划。 措施出台,让无数经销商尝到了甜头,不但降低了投资,还减轻了终端推销的压力。 打造品牌参照“同心圆”,以产品为圆心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发展,品牌的诉求随着消费者整体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不断的从物质利益向情感利益转移。从酷尔饮料的成功,长虹C战略的实施,OPPO的流行到星巴克、可口可乐、耐克等,优秀的品牌均是满足了消费者深层情感的需要,获得了消费者心理的满足和认同。
8、由此也就造成了目前大量的品牌塑造者们以行业和成功品牌为借口,打造出了大量让企业和消费者心动的情感品牌,最后却因远离了产品、忽略了基本的物质层面而使品牌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从品牌同心原理我们看出,任何品牌的塑造与发展都必须以产品为核心,必须有可靠的产品质量、实在的产品利益、有竞争力的产品价值来支撑。当产品在消费心智中建立起基本的价值点即有了产品力之后,逐步向品牌过渡,延着需求层次论的发展而逐步将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提升。 有了产品力,基本上就实现了消费体验和消费满意,接着将与产品相关的因素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