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过后,需当心四大类疾病

洪灾过后,需当心四大类疾病

ID:17213206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8

洪灾过后,需当心四大类疾病_第1页
洪灾过后,需当心四大类疾病_第2页
洪灾过后,需当心四大类疾病_第3页
资源描述:

《洪灾过后,需当心四大类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洪灾过后,需当心四大类疾病针对近日湖南连日暴雨导致的洪涝灾情,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刘富强博士7月17日发布洪灾健康预警提示,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可能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大家需严防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接触性疾病等四类疾病。洪涝灾害期间,动物尸体腐烂、食物变质、粪便污染等原因,会使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蚊蝇、蟑螂的活动范围扩大,而居民居住条件差,因为劳累、心理等因素,容易患病。 灾后好发的传染病有三种:一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等;二是自然疫源性疾

2、病,如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等;三是虫媒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三是接触性传染病,如红眼病、皮炎等。       一、肠道传染病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病菌、病毒经口进入体内,在肠道内迅速生长繁殖而使人发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等。  2、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病人及带菌者体内的病原体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源、食物和手,当健康人食用这些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后就会发病。洪灾过后,沿环境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的居民生活饮用水容易受到污染,容易引起肠道传

3、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怎么预防肠道传染病?需要紧紧抓住“病从口入”关,预防肠道传染病。  (1)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等饮水消毒剂消毒生活用水。  (2)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洪水之后不要去游泳,减少感染机会。  (3)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  (4)水灾之后要清除垃

4、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  (5)消灭苍蝇。水灾期间建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灾后应创造条件修建防蝇厕所。  (6)早看病、早诊断、早治疗: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后,应立即到当地卫生院或有条件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机,延误病情,或造成疾病传播蔓延。  二、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在田间作业的人员。主要传染源是老

5、鼠和猪、狗、牛,带有这种病菌的鼠和猪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钩端螺旋体,洪涝期间,人接触了被这种尿液污染的水就会受到传染。由于大雨,地面土壤被稀释接近中性,为钩体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家畜动物的带菌量大大增加,排菌时间也随之延长,加之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洞及牲畜饲养场被洪水淹没,大量的病原体伴随洪水四处漂流,同时又有大批鼠类和牲畜迁移至未被淹没的地区,大大增加了传播的范围。人们在抗洪救灾或抢割水稻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疫水,钩体就往往在此时穿越人的皮肤、粘膜(特别是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内,一般经过

6、1~2周左右的潜伏期,便会发病。  该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无力、小腿肌肉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眼睛发红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并危及生命。病人应卧床休息,并用青霉素治疗。  预防措施主要有:①尽量减少或避免与疫水接触的机会,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②管好猪、狗等动物,猪要圈养,不让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③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尤其是洪灾期间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力、④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小便,下水作业时要尽量穿长统胶鞋等,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

7、袭。⑤t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thequalityevaluationofatotalsco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ea

8、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有条件的可接种钩体菌苗,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强力霉素等药物预防发病。⑤病人粪尿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二)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下面几种:①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飞扬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②直接接触带病毒鼠的新鲜排泄物,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体内而感染;③吃了带病毒鼠的排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