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95095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古诗诵读活动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诵读活动总结中华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这些祖国优秀文化精神,足以成为少年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对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学校将“古诗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现总结如下:一、明确目标,落实方案1、明确活动目标: 我们学校开展“诵读精典诗词,弘扬民族精神,”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培
2、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拓展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创学校之特色。2、落实活动方案 在开展“诵读中华古诗,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中,我校努力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行动上积极,工作上扎实,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把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落实到实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建立一套班子 我校成长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2)抓好两个阵地 这两个阵地是指校内和校外。校内导读
3、,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校外,是指家庭和社区。让古诗文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校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区联动。(3)坚持三条原则 ①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②既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
4、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③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4)确保四项措施 ①编辑校本教材《古诗文风韵》二百诗,每首诗标有汉语拼音,作者简介和译文欣赏。做到每周一首诗,再加上教材中一百多首诗,整个小学阶段将学到三百
5、多首诗。 ②班级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用于记录学生背过的古诗。 ③教师要率先垂范为学生背诵古诗作出榜样。 ④学校要进行专项检查。对各班级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给予督促、评估,并列入学期考核。(5)开展五项活动。 我们将通过开展五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诵读古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性。①诵诗会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诵诗会。诵读的内容有指定内容背诵;并在活动中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 ②古诗文图展 一是诗配画,根据诗意进行绘画,并在校刊上展示;二是举办师生古诗文作品展。 ③擂台赛利用班队课在班级中开展古诗背诵擂台赛,在挑
6、战中评出擂主。 ④诗文表演 一种是诗配乐表演,可以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另一种是诗文剧,教师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文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积极性。⑤游艺活动将古诗文背诵与游艺结合起来,寓学古诗与娱乐活动之中。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
7、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6)拓展六条途径①听,即听广播,听录音,利用课间、午间休息时间,学校播放古诗,供学生欣赏;开设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 ②看,即通过宣传栏、黑板报、诗文图展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佳作名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记住。③读,每天课前2分钟,午间课前5分钟天天拼时间,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④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等。⑤讲,学生在背诵古诗的
8、基础上,讲解古诗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讲诵读的感受、心得和体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