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8507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8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内容摘要:2011年江苏卷一亮点就是命题趋势上涉及课程标准中的经常被人忽视的一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因此对于教育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施必要性、现状以及如何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来探讨。关键词:历史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措施正文:2011年江苏卷又一亮点就是命题趋势上涉及课程标准中的经常被人忽视的一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1]如客观题第八题考查
2、的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史实知识,更注重了引领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观,表现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大爱精神,有助于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到新的人文高度。[1]主观题第21题考查顾炎武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更对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1]再如主观题第24题D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考查,第三问概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类遗址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该小问其实也是隐性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如爱好和平、牢记历史与不让悲剧重演等类似的公共价值取向。由上可知,对于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再也不能视而不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试行)》中,确立了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勾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框架,首次明确的设立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与教学的另两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起呈三足鼎立之势。《历史课程标准》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求
4、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2]下面主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施必要性、现状以及如何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来探讨。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eAf
5、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r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7一、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性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了以发展学生为根本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观念,那么作为历史课程
6、的特点,我们不止是传授一点点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从历史教学的角度上说,情感是通过对诸多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首先有其必要性,那就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而要建立这种情感,在历史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同时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施之以情感教育。其次,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可能性在于,历史本身是一门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社会科学,有大量的蕴涵情感因素的事件、人物或恒言警句。再次,历史现象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又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多彩性和丰富性。班超投笔从戎、立马横刀;万里长城横亘神州;千里运河
7、纵贯华夏,使人产生自豪之感。陶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气节,使人产生敬慕之情;蔡文姬归途中心酸的哀歌,使人产生悲切怜悯之感。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中国革命的坎坷征程,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的悲壮历史,都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好材料。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其可能,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目前的现状2005年江苏省进行了新课改的实施,尽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一些:第一是教材的原因,比较缺少情感教育的素材。;第二是教师的原因,观
8、念难以转变。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和理念更新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距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