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

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

ID:17169110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8

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_第1页
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_第2页
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_第3页
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_第4页
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讲如何看待孩子不听话作者:醉梅主讲:季淑华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分析孩子的听话和不听话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学习类型:问题辨析型(问题辨别,准确分析,归纳总结)。   学习重点:对案例的准确分析。   学习难点: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听话哪些是不合理的听话。   能力提升: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   提纲:   第一部分:如何看待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1、对合理的不听话的分析   2、对不合理的听话的分析   第二部分:该不该提倡孩子“顶嘴”   1、专制型的家长   2、支配型的

2、家长   3、“听话”观念家长    第一部分:如何看待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课堂导入】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听话,省心,好带。可这小家伙好像生来要和你作对似的,就是不听话!要么缠着你不放,要么对你不理不睬,要么任性淘气,要么使小伎俩来控制你……   边学边想:究竟什么原因让孩子不听话,这不听话的背后有什么动机?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   我根据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把它分为合理的“不听话”与不合理的“不听话”。  第一种情况:合理的“不听话”  教学提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先听事例,之后边听边思考

3、。它的合理的成分在哪里?你能分析正确吗?   【事例一】淘气惹事的小庆   幼儿园的小庆很调皮淘气。抢这个同伴的文具,推那个同伴倒地。哪天不惹点事出来,就似乎不是小庆。老师严厉批评过他,他满不在乎。一天,老师在制作上课用的卡片,看到小庆在窗外走过,便招呼他进来帮忙。小庆很乐意地做,老师也高兴地表扬了他。后来老师发现,那几天小庆变听话了,也不惹事了。老师突然悟到了什么,从此以后对他的关注多了,经常请他帮忙做事,安排纪律监察员的职务给他做。小庆在学期结束时,拿到了“责任心强的好孩子”的奖状。  【合理成分】2

4、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   的孩子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坐不住,过多的生命能量无处释放。给孩

5、子一点事做,就是在给他责任,给他信任。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有威信的,如果老师多关注他,多给予赏识,肯定,表扬,孩子就会从老师的评价和行为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点评】   父母或老师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爱,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再用捣乱、惹事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了。   【事例二】不进幼儿园的悠悠  3岁半的悠悠每到幼儿园门前,都会有一番撕肝裂肺的哭声:“我不进去,我就不进去,我要妈妈,你不要走!”妈妈总是心疼地劝:“乖,听话,好好在幼儿园玩,妈妈很快来接你!”但

6、无论怎么劝,妈妈天天都要面对这个“悲情”场面。  【合理成分】   孩子还处于分离焦虑阶段。习惯了在母亲那里吮吸着母子依恋甘汁的孩子,正面临着内心的激烈冲突:对亲人的安全感、信任感与对陌生人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对旧环境的依恋与对新环境的抗拒。  【点评】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渐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比如回家后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表扬他在幼儿园的好表现;引导孩子说幼儿园的趣事,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有意告诉孩子你多么向往他的幼儿园生活;给孩子一些期盼,比如可以说,昨天你在幼儿园玩得很开心是吧,明天又不知有什么好

7、节目等着你啦;昨天那个小朋友很喜欢你对吧,今天一定想着你,希望明天能早点见到你呢。  【事例三】“小气自私”的玮玮  玮玮(3岁)在草坪上玩水枪,忙不迭地给小草浇水,妈妈在草坪上看着。这时邻居和他的孩子笛笛也散步到这儿。两个孩子一起玩得很开心。不一会,玮玮把笛笛推倒在地,笛笛大哭。原来笛笛想玩玮玮的水枪,要求借给他玩一会。但玮玮不给,还骂人。玮玮妈在邻居面前很尴尬,劝说玮玮,但玮玮就不肯。玮玮妈生气道:“你怎么这么小气自私,给笛笛玩一下会怎么了?”“我就不,就不给!”“还哭,怎么这么不听话!”  【合理成

8、分】   3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建立好分享的概念。他觉得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给或借别人。借或给了别人就不再是他自己的了,拿不回来了。因为他这时候还没有很明确的“借出”“归还”概念。家长认为的小气自私,只是成人世界里的概念,孩子并不懂得成人为什么要这样评价他。  【点评】   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包括在家中要求分享食品给成人。这种看似美德的教育,实际是在破坏孩子对物品正常的拥有权。还没到分享阶段的孩子,如果成人强制他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