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

(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

ID:17155716

大小:759.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8

(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_第1页
(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_第2页
(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_第3页
(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_第4页
(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007a)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记:本文(16千字)发表于《哲学与文化月刊》(台湾A&H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本文的删节稿(9千字)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为题,发表于《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7期这里发布的是发表于《农业经济问题》的稿样,系从CNKI上下载的PDF格式。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邓曦泽内容提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单位变成了家庭,从而为亲情在家庭生产与分配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而亲情使家庭成员超越利益

2、算计,愿意为家庭的和谐、繁荣与幸福作贡献,于是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责任制成功的关键。理解这一点,对于如何发掘影响人们生活的民族文化并利用其正面因素大有裨益。关键词:家庭观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文化因素;启示一、家庭责任制成功的关键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个创举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文简作家庭责任制)获得了成功?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解释。本文认为,我国文化深厚的家庭观念对亲情的重视,使家庭成员超越了利益算计,愿意为家庭作贡献,从而提高

3、了劳动积极性,这是家庭责任制成功的关键原因,而亲情的这种作用是经济学很难解释的。准确理解家庭责任制成功的原因,对于如何发掘影响人们生活的民族文化,如何利用其正面因素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大有裨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于如何利用民族文化中的正面因素促进民族复兴、保持民族特色也极有裨益。通常认为,家庭责任制改变了劳动者的劳动态度,提高了其积极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也赞同这个观点,但觉得这种看法尚不深入。需要追问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劳动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个问题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提

4、出的。在对家庭责任制成功的原因分析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最后的结果,劳动者态度的改变既是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是家庭责任制的结果,而家庭责任制则是最后的原因。因此,本文需要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家庭责任制能够改变劳动者的态度?或者家庭责任制利用什么改变了劳动态度?本文运用变量分析方法,先分析家庭责任制实施前后的变量与不变量,找出改变劳动态度的真正原因,并对该原因作进一步的解释。生产单位(或最小生产单位)是变量。家庭责任制的最小生产单位是家庭,而此前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最小生产单位则是生产队。产权关系是变量。生

5、产单位变成家庭后,引起生产单位内部的多种产权关系发生改变,如劳动者个人产权与家庭产权的结合紧密程度提高;劳动者以及其他成员(家庭与生产队中都可能有劳动能力低或无劳动能力的成员)的收益与家庭更密切相关;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的配置权利更大、更直接、更灵活、更有效。在对生产资料的配置方面,土地经营权这项最重要的权利发生了变化,即从生产队转交给了家庭。同样,其他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经营权也随着生产单位的变化而变化。概言之,当生产单位转变为家庭后,这个单位中的各种要素(包括非己的其他成员)与

6、所有成员的利益都更攸关了。但是,生产单位与产权关系不是并列的量,前者是自变量,后者是因变量,即生产单位的改变蕴含产权关系的改变。当讨论家庭责任制时,在概念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是生产单位的变化(从生产队改变为家庭),但生37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9年第7期产单位变化只是一个直观的、笼统的、整体的变化,它蕴含了产权关系的变化,而具体产权关系的变化才是家庭责任制发挥作用的具体因素。所以,下文所说生产单位的变化就已经蕴含了诸多产权关系的变化,即从生产队制到家庭责任制的转变中,生产单位这个自变

7、量的改变蕴含了产权关系这个因变量的改变。农业科技进步不是导致劳动态度改变的变量。在劳动态度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先进科技会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农业科技的进步既有利于生产队的生产,也同样有利于家庭生产。但是,技术先进程度跟劳动态度并无明显相关性,更说不上因果关系,科技进步并不一定导致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并不鲜见劳动者在先进科技创造的劳动条件下怠工的情况。分配过程与形式是不变量。无论在家庭还是生产队中,分配都具有同一个过程:劳动产品首先上交生产单位,再由生产单位统一分配给个人。在生产队制中,上缴国家公粮等任

8、务之后的剩余产品由生产队统一分配;在家庭责任制中,剩余产品则由家庭统一分配。但是,两种生产单位执行的分配原则却可能不一样,在生产队的分配中,除了基本口粮,其余产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对按劳分配的产品,生产队主要以记工分的方式来考核劳动绩效,再根据工分来分配产品。但是,家庭分配却没有一个确定的原则,既很难说是人均分配,也很难说是按劳分配,并且很难说是二者的结合。还有,土地所有制是不变量。通过比较知道,实施家庭责任制前后,变量是生产单位及其蕴含的产权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产单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