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

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

ID:17136618

大小:7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28

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_第1页
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_第2页
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_第3页
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_第4页
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3讲 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0年代文学思潮与小说散文戏剧的创作教学目的了解40年代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概况及其阶段性的代表作品掌撑40年代多元文学生存状态与论争了解40年代小说、散文、戏剧的作家作品教学重点了解重要作家的创作特色和贡献。文学论争的分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一、抗战文学运动的高涨与多种区域文学的格局(一)、“两个口号”的论争与文艺界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抗战爆发后,由东北作家群在上一时期开创的抗日救亡文学迅速成为全民族文学的主题,文学运动的中心也迅速转移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其标志就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于1938年

2、3月27日在武汉成立,组成了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然在这之前,随着民族危机的日趋严重,已经开始了文学运动中心和文学主题的转移。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当时负责“左联”工作的周扬在日益高涨的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于年底宣布“左联”自动解散,并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号召一切站在民族战线上的作家,不问他所属的阶层,他的思想和流派,都来创造抗敌救国的艺术品,把文学上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集中到抗敌反汉奸的总流”,推动了抗日救亡文学运动的蓬勃开展。随后又有“国防戏剧”、“国防诗歌”等口号的提出。不过由于这一口号本身的含混及解释者赋

3、予它的缺陷,如除了“国防文学”之外,就是“汉奸文学”,仍沿袭了早期“左联”文学工作者简单的二值逻辑;同时也忽视了统一战线里“谁统一谁”的问题,因而鲁迅和刚被党中央从陕北派到上海的冯雪峰以及胡风、茅盾等商议后,另外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来加以补救。口号首先由胡风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中提出。但由于胡风没有解释新口号产生的具体经过,且只字未提“国防文学”,再加上原“左联”一些负责人本来就对胡风有成见,因而引起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并产生了两个基本上由支持不同口号的成员分别签名的《中国文艺家宣言》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宣言

4、》。不过由于双方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因而在明确了两个口号之间的关系,纠正了具体主张中的某些不明确性,特别是鲁迅在逝世前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将论争背后的宗派主义和个人意气予以曝光,使论争者受到极大震动,论争渐渐平息下来。同年10月,鲁迅、巴金、郭沫若、茅盾、林语堂、包天笑等21名文艺界知名人士发表了《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全民族抗战文艺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而“文协”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

5、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则包括了更加广泛的作家。在成立大会上推选出了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老舍、巴金、朱光潜、张道藩、陈西滢、王平陵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为主持日常工作的总务部主任。还先后在重庆、成都、桂林、昆明、贵阳、广州、延安、晋东南、上海、香港等地设立分会

6、,动员了最广泛的作家参加。“文协”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期间坚持最久的刊物之一。“文协”成立后,首先开展的活动是“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运动,鼓励和组织作家、文艺家深入到农村、部队、前线,为神圣的民族抗战服务。1938年4月成立的由郭沫若主持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三厅,也将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许多文艺工作者组成9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1个孩子剧团和电影放映队,奔赴各地为广大抗战军民巡回演出。抗日战争的全民性空前强化了新文学与群众的联系。这样,随着抗战文艺运动的蓬勃展开,30年代前半期那种自由发展、相互竞争的文学态势便开始凝聚集中起来

7、,在文学的民族解放意识空前高扬的同时,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也得到空前的强化。“文艺不再是少数文人和文化人自赏的东西,而变成了组织和教育大众的工具”成为许多人的文艺信条。30年代初即开展多次讨论的文艺大众化也实际运作起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种类都在内容上出现了报告文学化的趋势,在形式上出现了小型化、轻型化和实用化的趋势,街头诗、朗诵诗、传单诗和街头剧风行一时;并自觉地向民间通俗文艺靠拢和利用旧形式,几乎所有在民间流传并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形式,诸如小调、大鼓、相声、评书、演义、皮黄,以及各种地方戏曲都被利用来反映抗日的内容。武汉的《抗到底》、

8、《七日报》,成都的《星芒报》、《通俗文艺五日刊》成为专刊通俗文学作品的刊物。并由此而进一步引起了对“旧形式的利用”的关注与讨论。(二)关于抗战文学的论争与抗战文学的深化首先展开的是关于“暴露与讽刺”的讨论。讨论是由1938年4月发表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