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

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

ID:17134630

大小:15.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_第1页
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_第2页
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_第3页
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_第4页
资源描述:

《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测试:你的孩子能吃苦吗?      吃苦的精神是当代青少年严重缺乏的,现在孩子身上的毛病很多是“惯”出来的,许多真的已经对孩子毫无办法,三者共生,于是社会上冠以“魔鬼训练营”、“行走训练营”的各种活动一下热了起来,然而喧嚣之下,实际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因为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是有学问的,大部分的组织者和父母朋友还不懂其中的规律。  在我看来,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捱”,其二是“适应”,其三是“超越”。  “捱苦”是最低的境界,就是成人强行安排孩子受苦,孩子极不愿意,又没有办法,只好“捱”,直到成人的安排结束。这种

2、情况,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我记得小时候,父亲也有意的锻炼我的吃苦精神,当时在农村,他的方法是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但是,他的教育是失败的。他让我产生的是对劳作的厌恶和惧怕,不仅没有增长相反减小了我对痛苦的忍受能力。  “适应”是一个更高的境界。随着时间的延长,孩子的承受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训练结束后,再遇到一般的困难和“苦”就不怕了。但是,“适应”只是增加了人的承受力,并不能减少孩子的惰性,增强孩子的意志,这个经验来自于我的一个同事,曾经是北京市皮划艇冠军队的成员,他告诉我:以前训练太苦了,可以说挑战人身体的极

3、限,所以现在碰到熬夜加班等或苦或累的事情,都受得了;但自己的惰性并没有受到抑制,还是能懒就懒,另外自己的进取性和自制力也没有比接受训练以前有过增长。  “超越”才是最高的境界,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对此,我有过两次深切的体会,其一是XX年正月初八骑自行车200多公里到河北大学,其二是XX年元宵节绕北京二环步行一周;两次都是独自进行,行前内心都有较大写作压力,都有明确的自我激励的愿望。当行程结束后,不免想起《老人与海》里圣迪亚戈说的那句话:床是我的好朋友,床会成为了不起的东西。然后是舒服得不能忘记的睡眠,是接下来好长时

4、间的积极和热情。整个过程中,虽然饱尝筋疲力尽的滋味,但是心里一点都不苦,相反越苦越有成就感,还想再苦一点,到了目的地后还想再走一段。  怎样才能做到第三种境界呢?为什么大部分魔鬼营、行走营,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造成身心伤害呢?我认为与教育方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你要求孩子什么、训练孩子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你让孩子感到了什么。在于教育者是否激发起孩子对困难的斗志、改变自己的决心,在于教育者所提倡的形式是否能够被孩子接受,在于孩子是否认为教育者这样做很有必要而且出于好意。  如果不考虑这些,把“苦行”“高强度的训练”强加

5、给孩子,这不仅教育效果很难达到,而且也是不人道的,很容易走火,事实上是越来越多地走火。大家从对这些形式的推崇向往,已经渐感失望,甚至开始声讨。  其实,就形式来言,我并不反对,教育需要各种各样的尝试,换句话说,我并不认为“行走营”之类的活动本身有什么不好,让人担心的是当事者对这种形式的操作方法,和他们对教育原理的理解程度。  假如我们能够先激发孩子的斗志和上进心,能让孩子渴望获得那种锻炼带来的坚强和成熟时,孩子们就会对吃苦的锻炼充满向往,拦都拦不住。  当然,我们需要考虑到劳累和痛苦的分寸,这要依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

6、况制定,既不可缺少挑战性,又不可损害孩子的身体。  看看你的孩子的吃苦能力指数  1因为特殊情况,你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你会逢人便说“太困了,昨晚一宿没合眼”。(是否)  2晚上回家很累了,你会像平常一样去冲凉,而不是倒头便睡。(是否)  3如果没有洗衣机,你就不愿意洗衣服。(是否)  4天气很热了,你宁愿走十分钟去坐地铁,也不打车。(假如你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是否)  5和你的同学相比,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经受过锻炼的人。(是否)  6你们小组劳动时,你通常都是最卖力气的人。(是否)  7和父母在一起时,你总是替

7、他们拎东西。(是否)  8你在自己家里吃饭从不刷碗。(是否)  说明:第1、3、8题选择“是”得0分,选择“否”得2分。其余题目相反。  0-4分你应该多多锻炼了,否则你将变成一个废人。  4-10分普通,你应该增强自己的吃苦意识。  10-14分你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就凭这一点你也能成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