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20958
大小:32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7
《(男护士再教育的研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男护士再教育的研究男护士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加之受传统观念、社会偏见、职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男护士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男护士在护理领域尚属凤毛麟角。因此这样我国每年都有一部分男护生脱离护理岗位。本研究旨在使男护士自身正确认识男性在护理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认识到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前景展望,通过增加自身教育来加大男护士对护理岗位的热情的目的。关键词:男护士丶再教育男护士:男护士,我国新兴的一种职业,从事护理职业的男性,备受社会关注再教育:再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再次
2、接受教育。概念介绍我国男护士的数量增长情况根据2015年1月18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的地区男护士占比达到1.8%。和2010年的占比l%相比,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我国男护士数量仍然供不应求男护士的工作优势1.体力优势。在护理过程中有许多工作需要护士具有强健的体魄作为基础,如瘫痪、严重外伤等患者的体位改变;骨折患者的牵引;心肺复苏;手术体位的摆放等。此外,在时间比较长的手术过程中男护士可以发挥体力、精力充沛的优势,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2.性格优势。男性在患者心目中的权威性比较高。一般认为男性的思维比较敏锐,创新能力与责
3、任感强,处理事情有计划性,条理清晰,可以及时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根据遇到的情况提出创新思维方法,给患者依赖感与安全感,使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过程中更具重要性。3.性别优势。很多男患者很希望男护士护可以便于沟通,对男护士的信任度比较高,免去许多尴尬的局面,如男性导尿、备皮、咨询关于性方面等问题。此外男护士受家庭的响比较小,可以排除因家庭琐碎带来的困扰,有效的工作时问比女护士相对要长…4.心理优势。男性的心理素质比较好,面对紧急情况沉稳、果断,临危不惧,尤其是在患者生命垂危的时候沉着冷静,思维清晰,可以有条
4、不紊地参与抢救,控制力强,压力承受能力强。如心肺复苏、重症监护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局面。5.医疗器械的使用优势。男护士对医疗器械的掌握与使用能力强,思维敏捷,可以很快地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接受新的医疗设备,快速准确地配合医生备齐手术器械。6.科研管理优势。男性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比较强。可以很快地熟悉掌握新鲜事物,而且有继续创新的潜能。具有挑战性,成功欲望比较强。善于组织管理,逻辑思维清晰,可以果断的分析决策。敢想敢干,具有创新与管理的能力男护士在护理领域研究现状和问题随着护理学专业的需要,人们观念的逐
5、渐转变,护士工作机会多,工作相对稳定,有固定收人和发展机会等原因,使从事护理工作的男性数量逐步攀升。但是,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一直以培养女性护生为特点的,应如何面对和提供接受男护士受教育的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心。国外研究表明.性别相关的个人经验、对护理的理解和对以女性为主的护理工作的期望等因素均与男护士学习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旧。因此,男护生在课程兴趣、职业追求和目标及护士形象上均有明显不同。男护士多认为护理教育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并且认为他们在护理教育中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目前男护士面对的问题(1)缺乏合理的护理教育课程(2)护
6、理经验与女护士不适用(3)男护士对护理的理解和心里情况(4)人们对于男护士的态度男护士如何通过再教育与护理专业更好的适应呢?1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男护士主要分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及医院急诊室、外科手术室、重症病房、精神科病房等。根据男护士性格、心理及就业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设男护士特色专科课程,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在高职课程基础上加强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培训。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我校从1999年招收男护士
7、,从最初每年招生数量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每年招生五六十人,为突出男护士就业优势、方便管理,从2008年开始,男护士单独编班,实行小班制,每班人数不超过40人,专职辅导员管理。第一学年所有课程在学校完成。第二学年的全部课程聘请医院有经验的专家授课,时间安排是上午在校理论授课,下午到医院见习,弥补了学生见习难的问题,这种实战的临床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有利于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缩短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
8、生的职业素养(1)探索以临床护理工作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护理教学模式(2)操作技能考核模式(3)以培养能力为总目标,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提高专业化素质,就业环境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