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16423
大小:9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7
《提升校本研修内涵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升校本研修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市南区校本研修主题报告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其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沃土的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取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中考的各种数据,市教育局还没有最终全面反馈,因而我们将在10月份的教学工作会上,就教学质量问题做全面的分析。今天我们将重点阐述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校本研修的发展现状与实践思考。07年初,我们号召全区各学校从研修的视角,重新审视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工作,以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更好的生长点。回顾近阶段的此项工作,现总结
2、如下:一、探寻研究,明晰校本研修的真正内涵研修,《辞海》中的解释为,“研者究也,修者学也”,研修就是研究与学习的融合。而校本研修是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学、研究、学习活动。就国内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有三项研究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主持的“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二是中国教师教育学会推出的“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校本研修”课题,三是中央教科所的“基于学校组织文化平台的科研型教师培训”项目。三者都主张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理念引领与行为跟进相统一的研修,所不同的是,前者更强调行
3、动研究在研修中的方法论价值;第二者则注重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为研修创造的学习资源容量;后者则致力于发挥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在深入的思考与比较研究中,我们认为“校本研修”这个概念的提出,与以往的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等相比,其价值在于,校本研修冲破了教研、科研、培训割裂的局面,实现了三者在学校层面的最佳融合;也更能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自觉。为使各学校进一步明确校本研修的真正内涵,引领并帮助学校进一步梳理校本研修的已有基础、发展现状,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本学期初我们在慎重研究、多方求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南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评估标准》。以四项A级指标、16项B
4、级指标和55项C级指标,建立了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研修保障、研修管理、研修实施、研修效果”四个方面明确了校本研修的内涵。如,在校本研修的实施部分,评估指标清晰地明确了包括全员培训、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学科研究、联片研修、读书活动、教师论坛、教学诊断、集体备课、以师带徒、网上交流、课题研究等在内的17项指标内容,基本包容了当前学校校本研修的基本形态。在各学校认真开展校本研修自评工作的基础上,区教体局组织评审小组,对申报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全面评审和实地考查。我们采用听取校长汇报、开展教师座谈、查阅档案资料、进行课堂教学观察、观摩研修现场的形式,深入
5、、全面、客观地对申报小学三年的研修工作进行了评估。可以说,评审的过程更是研究的过程、发现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旨在引导学校形成正确的导向,最终实现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回顾梳理,挖掘校本研修的实践经验通过历时两个多月小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评选活动,结合平日对各学校此项工作的调研与了解,我们认为我区校本研修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研修总目标的确立服务学校特色研修目标是校本研修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一所学校及其教师的价值追求。评审中我们看到,每一所学校都能从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出发,经过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形成各有特色的研修目标,指导学校的校
6、本研修工作为创建特色化的优质学校服务。如市实验小学的“培养情趣教师”、嘉峪关学校的“优质团队培养”、新昌路小学的“生命教育”、德县路小学的“网络研修”、南京路小学的反思教学、贵州路小学的心理健康等等。这些校本研修总体目标的确立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
7、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9,服务于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规划,引导了学校特色研修的方向,巩固并深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发现,确立这些研修目标经历的发展轨迹十分值得各学校借鉴:第一,这些学校都开展了学校需求情况分析。如,市实验小学在制定教师梯级培养规划时,首先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资源特点,如物质条件、办学资金、队伍情况等,确定了梯级建设总体目标,然后结合学校发展的现状和趋向,形成了“名师型”教师、“骨干型”教师、“胜任型”教师、新青年教师”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