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

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

ID:17110701

大小:37.8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7

上传者:U-5097
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_第1页
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_第2页
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_第3页
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_第4页
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_第5页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赛迪世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ii 前言智慧城市旨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信息实时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节能化,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受到欧、美、亚洲多个国家的欢迎。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也受到很多城市的广泛关注,截止到2013年3月,我国345个地级市/州/盟及直辖市中,已经有199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比例超过了50%。早在2010年,科技部就批准武汉、深圳作为智慧城市领域的试点城市,工信部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批准宁波和常州、扬州作为智慧城市试点。住建部于2012年11月22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随《通知》下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住建部2012年度试点的申报、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为支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将与住建部紧密合作,为试点城市提供不低于800亿的投融资授信额度,用与以支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创建工作。在2013年4月初,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制培训会上,又有两家商业银行做出承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同时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至此,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可以获取的相关投资将超过4400亿元。赛迪顾问基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详细解读,综合研究了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针对性的提出了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为地方政府深入了解智慧城市、有的放矢的组织材料、申报试点提供参考。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ii 第一章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一、发展现状1、“三网融合”在基础设施领域不断推进“三网融合”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与技术基础之一。2010年初国务院通过的《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确定2010-2012年为方案试点阶段,2013年-2015年为方案的推广阶段。而2010年前后也正是智慧城市理念热潮和投资建设的起步阶段,智慧城市对“无处不在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和“终端智能化应用服务”的需求也与“三网融合”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二者相互促进,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向性和三网融合的实用性。进入2013年,方案试点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大规模的方案推广将提上日程。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目前大部分均在规划自己的智慧城市方案,部分已经开始进入实际试点与建设阶段。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需求,已经使三网融合的进度不断加快,改造后的通信网络将会对个人、组织乃至全社会的信息传播与信息资源利用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2、应用服务建设逐渐覆盖社会生活五大领域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借助新兴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化,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激发城市创新活力,缔造更好的人民生活。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的政府服务、工业经济、公共安全、城市应急、社会事业这五大直接关系城市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领域,也是智慧城市终端应用服务实现的主要领域。这些领域的应用服务建设,都是基于不同城市对智慧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的不同定位,结合本地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型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等方法,发挥对五大领域建设促进作用。例如电子政务云与协同政务系统、工业经济动态监测系统、公共安全情报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城市危13 机管理预警监测系统、社会事业信息化保障平台等产品,已有较为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使得智慧城市终端应用服务能够实现对社会生活主要领域的覆盖。3、各地竞相出台结合本地特色的智慧城市战略据统计,到2013年3月,我国的地级市及直辖市中已经有超过1/2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有将近1/3的城市已经制定了相关的专项规划并开展建设,除地级市与直辖市之外,相当多的区县、园区、镇都已经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智慧城市在中国已有遍地开花之势。在智慧城市建设思路方面,各地主管部门也结合城市自身特色,推出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智慧城市战略。例如,北京将“文化智能传承”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需求;东莞充分结合其“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优势,重视智慧应用建设与智慧产业协同发展;宁波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借助IBM引入“智慧物流”理念,进一步强化宁波的区位优势。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方向,已经与单纯的城市信息化不可同日而语,只有结合本地特色,才能更好的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落地可实施。4、相关新技术和概念得到试点与应用由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已有的相关技术和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其建设需要。新时代里“大数据”理念、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会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并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自身技术的进步与成熟。物联网、云计算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的一个核心即指通过对遍布城市传感器设备信息的收集,再通过中央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从而做到快速反应的一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采集方面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则通过网络云平台提供大量网络服务,其中服务内容的核心也是数据的处理方面。目前,借助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北京地区云计算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中关村为核心区和南部地区为数据中心和制造基地的产业格局,大大促进了云计算技术的实用化,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步。13 5、国家级试点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智慧城市自2009年被首次提出以来,国内许多城市都积极研究相关理念,探索与自身条件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发展道路,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遍地开花。但各个城市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建设进度也参差不齐。为此,国家为了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个统一安排,在2013年1月29日,由住建部组织召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第一批试点城市(区、县、镇)代表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通过国家层面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统一安排并出台建设平价标准,使得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试点城市可以借助政策优势大力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并积累经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道路。二、主要建设路径物联、互联和智能型应用是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核心,总的来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都是围绕以上三大核心展开的,然而受到战略规划、产业基础、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总结起来,国内主要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有以下几种。1、综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大力推动智能化信息技术在政府履职、社会服务、经济转型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如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围绕城市智能运转、企业智能运营、生活智能便捷、政府智能服务、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全面启动智能城市建设工程。苏州在13 “十二五”期间,要对苏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利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与国际化、信息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本地信息产业的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开创“三区三城”建设新局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以发展智慧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发展智慧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建设路径是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大力建设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铺设光纤骨干网、实现有线网络入户、无线网络覆盖公共区域,增加网络带宽,提高网络覆盖率,推进三网融合,大规模部署无线信息采集设备,以建成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互联互通的城市信息网络。如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城市感知能力明显提高,网络传输环境全面提升,智能信息处理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包括城市光纤宽带网络、无线城市、下一代广电网、亚太通信枢纽等基础网络提升工程;呼叫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全球性集团级运营中心等功能平台完善工程;云计算服务平台、物联网应用环境、IPV6商业部署、三网融合等应用支撑创新工程等。南昌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南昌”,到2015年,该市将初步实现“三网融合”(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中心城区公共场所实现可免费无线上网。3、以发展智慧产业和智慧技术为重点以智慧产业发展和智慧技术创新为重点的建设路径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重点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吸收、培养科研人才,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一批示范项目,按照先培育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再拉动社会应用的模式来进行智能城市的建设。大力推进以“智慧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使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市场和产业链不断拓展;同时,通过“两化融13 合”、建设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支持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等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使城市经济发展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如天津市“智慧天津”战略部署中着力培育若干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快速摆脱旧有发展方式。杭州市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城市,着力发展信息、环保和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智慧产业。沈阳市借助智慧城市建设,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打造生态沈阳。4、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的建设路径将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建设智慧城市时,重点建设一批社会应用示范项目,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一大批示范应用工程,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地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通过各类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大幅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全方位拓展社会管理的视野,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如西安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落实到民生领域,切实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福州以“数字福建·智慧城市”建设为切入点,面向社会管理领域,大力推广普及行政管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管理等信息化应用,在助力社会管理信息化方面开展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积极成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佛山建设“智慧城市”是结合自身的城市特点,以改善公共服务为目的,致力于以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构建投资创业的广阔平台,营造宜居、宜商、宜发展的城市环境。“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实践也被誉为“现代产业构建日臻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独树一帜、智慧民生发展率先突破”。5、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重点智慧城市应着重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切实改进公众生活方式,提高民众幸福指数。如深圳市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智慧城市,并以此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重庆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市民13 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健康重庆”。宁波自提出智慧城市目标以来,在“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实效,不仅拉动了投资,还带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宁波市还将投资407亿元打造“智慧城市”,共建30个工程87个项目,目标是到2015年宁波“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居民信息应用能力以及智能产业基地、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现存问题1、政府间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困难重重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达到资源的集中开发与利用,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过程中,但是实际过程中,信息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有限,远远不能达到智慧城市顺畅运行的要求。究其原因,可分为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客观上,部分地方政府没有相关数据库可以使用,不掌握信息资源。例如海关、税务等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只有查阅的权限而没有使用的权限,这使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十分困难;主观上,部分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无法认识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带来的益处,只希望共享他人的资源而不愿意将本部门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他人实现资源共享,导致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困难重重。2、对智慧城市的认识不足且期望过高目前,智慧城市的概念风靡全国,不仅仅许多一、二线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就连基础薄弱的三线城市,也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筹划智慧城市。这其中不乏地方政府为了切实改善未来城市发展环境做出的巨大努力,但企业的利益--尤其是智慧城市类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布局进行的各种宣传和公关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不切实际的忽悠成分大量存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城市发展的高度关切,驱使着当地领导层对智慧城市13 寄予厚望,希望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建设,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改观城市当前落后面貌。期望值过大,导致了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以至于希望几年时间就能够改变一个城市,甚至期望一个基础薄弱甚至连数字城市基础都不完全具备的城市也能迅速成为一个他们心目中的“智慧城市”。3、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组织管理困难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各地一般都是通过地方领导牵头,通过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方式,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业务执行。成立专门小组的负责制有助于发挥各部门协作优势。但在现实工作中,牵头部门的协调能力往往有限,小组办公室通常设立在经信委或工信局,在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工作时,时常由于部门平级而导致工作进展不顺利。而领导小组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态度也对智慧城市建设有很大影响,如果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思路,或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缺乏支持,就容易导致下属部门工作难以开展,建设工作陷入僵局。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与“智慧城市”配套的不仅是工程和项目,更重要的是考核工程项目达到效果的考核指标。目前,国内虽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住建部通过评定等级分数区分一、二、三星等评价体系,但还远远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配套考核评价体系,且已有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等不足。因此,只有加强对智慧城市的统一认识,深化对智慧城市理念的理解,并不断从建设经验中总结,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参与人员和部门的考核,制定出相对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才能基本符合智慧城市建设评价的要求,否则智慧城市的建设就难以高效顺利进行。13 第二章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创建意义与政策解读一、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意义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1、创建试点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品牌,不论是绿色环保、旅游名城、工业名称还是国际都市,通过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将智慧城市试点创建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全面升级城市软硬件系统,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塑造智慧建设与宜居环境,革新智慧管理与服务手段,创新智慧产业与经济,能够充分挖掘城市发展潜力,更好的提升城市原有的竞争力,对于城市原有的品牌影响力具有放大作用。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是一次全新概念的城市营销,对外表明了城市对于新兴概念的关注度、接受度与契合度,充分表明了试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积极的、国际化城市。国家级试点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形象工程和金子招牌,通过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提升城市生活、运行品质,扩大了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树立了城市新的品牌,对于对提升城市形象与城市价值、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2、创建试点有助于试点城市提升视界在智慧城市试点创建期内的每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实地考查试点建设工作进展。这是一个良好的与相关部委建立紧密联系与沟通合作机制,获得相关政策、资金方面支持法人的好机会,也为城市管理机构提供了全方位、高层次、开放的交流、沟通以及宣传平台。13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通过与住建部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可以了解最新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及总体建设进展情况,跳出智慧城市本身来看待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镇化、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促进作用,提高自身对于智慧城市的视野。通过与其他优秀的试点城市交流,可以跳出城市自身范围,充分挖掘、借鉴其它城市的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拓宽自身对于智慧城市的视野,从而使自己少走弯路,提升建设效率。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国家主管部门及相关专家也可以了解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不断完善中国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体系、政策体系,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保持健康有序发展。3、创建试点为城市提升运转效率提供了突破口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城镇人口未来仍将继续增加,城市化中带来的交通、医疗、住房、环境等问题层出不穷,城市管理中信息资源共享障碍、组织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也突显出来。创建“智慧城市”试点,有选择、有特色的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建立现代化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管理体系,为解决这些“城市顽疾”、均等化社会服务、提升城市运转效率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智慧城市中由于大量新兴信息技术应用,对城市运行的感知能力大为增强,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更加完备甚至全新的决策信息支持,有利于决策更加及时和科学化。通过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中对流程管理和体制机制的优化与全新设计,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使应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新思路新办法,不仅能有效促进城市化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创新社会管理,使城市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13 4、创建试点有利于促进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相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构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市产业发展格局,可以促进产业集群、城市布局、人口分布相衔接,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通过申请试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将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不但能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更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城市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涉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的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知识密集、市场需求巨大、拉动作用突出、应用广泛等特点。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示范、关键技术突破,对促进完整产业体系的形成,对多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5、创建试点为城市智慧化提供了更强的动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并且有持续的资金保障。创建“智慧城市”试点,为解决上述困难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动力。在《通知》中,明确要求申报主体必须是当地人民政府,且由政府主要责任人负责试点创建的组织管理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体系。目前,直接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提供的相关投资将超过4400亿元,这其中。有纳入城市财政预算范围的专项建设资金,有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等,以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会更加有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投入。而住建部将根据指标体系对试点城市的创建效果进行年度评估,创建期结束还将根据创建效果评定等级。13 通过申请试点,明确顶层设计、建立强有力的牵头组织单位等,这些一举解决了创建过程中的组织、资金保障、考核等问题,必将引起各申报单位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参与,为城市智慧化提供了更强的动力,从而可以有效协调各个职能单位,制定有效的保障、推动措施,有效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共享困难等之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顽疾,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效率和质量。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基本内容1、阐述目标:通过试点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通知》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应高度重视,抓住良好机遇。而开展试点建设的目的是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因此,在试点创建过程中,必须依照随《通知》一同下发的《指标体系》,选择重点领域和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进而提升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指标体系》的公布与试点执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建设、考核、改进的循环上升阶段,通过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2、明确要求:发展规划、建设目标、实施方案缺一不可随《通知》一同下发的还有《管理办法》,其中首先明确了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区、镇),应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并要对照《指标体系》,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并编制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体系。《通知》还要求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抓紧组织开展申报工作,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在2012年12月31截至日期到来前将申报材料连同电子文档提交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13 三、《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解读1、申报主体范围广,资金保障要求高在与本次《通知》配套的政策性文件——《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全国范围内设市城市、区、镇都可以提出试点申请。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的特点,住建部在《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要求申报试点的单位要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比如将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与此同时,住建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提供总额为800亿的优惠贷款。2、申报工作专业性强,技术领先难度大此次智慧城市申报工作,要求申报的城市要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根据《指标体系》制定本地的建设目标,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项目涉及到试点城市的多个部门。要提出可考核、可实现的创建目标和实施方案,必须对现有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类项目进行统筹、重组成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并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从而编制出体系化的申报材料,这项的工作的专业性很高,这需要组织经验丰富、专业程度高的部门与团队负责。同时,智慧城市是最新的智慧城市管理、运行、发展的新模式,涉及到许多新兴概念和高新技术的创新融合,各个申报城市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与先进性,必然会更多的采用先进技术与创新方案,这一方面提高了申报城市的专业化要求,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城市突出自身特色与技术先进性的难度,这要求在编制申报材料时,需要对运用的新兴技术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认识到不同技术的成熟度和适用领域,并且还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方案。13 3、申报目标要清晰,考核指标要明确,本次《通知》配套出台的另一项文件《指标体系》,是申报城市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标准。此项指标体系从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等几个方面,层层深入,详细设计了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目标。因此,试点申报城市需要提出清晰的创建目标,同时,为了能够有效的考核,需要对照指标体系,根据要求,组合出适合自身特色与实际的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在设计试点申报的指标体系上,在满足必须响应的关键指标之外,要综合试点城市信息化基础与未来实施能力,选择能够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的特色指标。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