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ID:17109044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7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1页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2页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3页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4页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韩玉涛高血压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全球年龄为60~69岁的人群发病率高达50%,而>70岁的发病率则高达75%。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合理选用不同种类的高血压药物。1.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老年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年龄愈大,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差异性越大,这种差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器官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因此老年人必须合理选用高血压药物,才能提高药物疗效,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1吸收老

2、年人由于胃黏膜的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增高,可使一些药物离子化和溶解度发生改变,黏膜表面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数减少亦可影响药物的吸收,但老年人同时伴胃排空减慢,肠动力降低,而使药物在胃肠道内被动扩散的时间延长,使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吸收量差异较大。如卡托普利等可影响食欲。1.2分布老年人的体内组成部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全身及细胞内含水量减少,肌肉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相对增多,因而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降低,脂溶性药物分布增高,老年人的心输出量降低,加上局部血流量减少可影响药物的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血中白蛋白浓度逐

3、渐降低,可引起某些药物蛋白结合率的降低,血中和进入组织的游离药物浓度升高;对蛋白结合率高者的影响尤为明显,分子小的游离药物较易分布至组织的体液中。1.3药物的代谢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

4、missedfatal,whennightcame5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老年人肝组织缩小,局部血流量减少,使氧化代谢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影响药物在肝内的清除。如果老年人使用有首过代谢作用的药物如非洛地平、普萘洛尔时,应调整用量及给药间隔,否则可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各种心律失常⋯。1.4排泄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均减少,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尤其是以原形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更易引起蓄积和不良反应。2.老年人高血压的定义及临床特点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60

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高血压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老年高血压一般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占老年高血压的60%,老年人收缩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老年高血压脉压大,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老年人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增长,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硬

6、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常见血压节律异常,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老年高血压常伴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3.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

7、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5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性。首选的降压药为:(1)利尿剂;(2)钙离子拮抗剂;(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5)β受体阻滞剂;(6)α1受体阻滞剂。3.1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常用于治疗老年

8、高血压或并发心力衰竭的高血压。利尿剂中最常用的是噻嗪类利尿剂,缺点是不良反应多,长期或较大剂量服用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症,还能引起血糖、血脂及尿酸升高。有试验表明:利尿剂不能减少后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并有可能增加猝死的危险。应避免使用强效利尿剂如速尿等,还应注意补钾,以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长效制剂吲达帕胺不良反应较氢氯噻嗪少且较轻,对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无不良反应,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3.2钙离子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