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

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

ID:17094086

大小:14.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7

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_第1页
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_第2页
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如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设计中经常会遇到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但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导致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长度受到一定限制,本文根据具体工程设计实践和经验,介绍了对超长混凝土结构如何有效设置后浇带,以及其他一些控制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具体设计措施。    本工程位于七度设防区,地震加速度,建筑物长度72米,高米。由于属于教育建筑,根据规范,抗震等级按重点设防类考虑,并且地震加速度应提高,由于高度接近24米,专家建议电算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刚开始拿到这

2、个工程时,考虑到建筑物的长度远远超过现行规范对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为满足规范要求而在建筑物中部设置伸缩缝,而建筑设计人考虑到设缝会影响到建筑立面造型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宜设缝,而且在设缝试算过程中,由于设置伸缩缝把本身对称结构分成两个不对称的单塔,造成了结构电算结果很难满足规范要求(主要是由于地震加速度提高,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下位移角、位移比很难满足)。并且考虑到设置伸缩缝会在缝两侧采用双柱、双墙,地震时缝的两侧易发生碰撞,使伸缩缝部位形成一个薄弱环节。所以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了不设缝处理并采用多种

3、技术措施来防止由于结构超长引起的裂缝。  (1)设置后浇带以及控制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措施  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减小以收缩为主  的变形。在施工过程中每隔30m左右留800mm的混凝土后浇带(一般在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梁跨三分之一处设置。);待主体完成后两个月采用强度较主体混凝土高一个标号的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并且施工时还应注意:  ①后浇带两侧宜设钢筋网片,防止主体混凝土流入后浇带。  ②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凿毛,浇筑时振捣密实,精心养护。  ③后浇带两侧支撑保证

4、稳定可靠,后浇带混凝土达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2)针对性地采取控制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综合措施  ①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层面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严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②局部加强配筋。屋面板等外露室外现浇板(含施工期间主体暴露时间较长的室内现浇板)以及板跨大于4m且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双向连续板等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板,均在板面(即板的受压区)配置不小于φ6@200双向钢筋网片;并在温度影响较大的部位如端开间处板筋通长设置并提高配筋率。  ③控制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5。  (3)降低水灰比 

5、 在设计配合比阶段,采取降低水灰比的措施。降低水灰比目的在于减少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避免混凝土因沉降收缩而引起的裂缝。  (4)加强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工程要求施工企业要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即开始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  本工程现已投入使用,通过上述措施,超长结构采取未设缝处理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另外,近几年来,随着一些新材料及设计、施工新工艺的出现,在解决超长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6、中不设伸缩缝的问题上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如: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采用予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等,我们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摸索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这是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责无旁贷的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