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

高层建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

ID:4209628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8

高层建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_第1页
高层建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_第2页
高层建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赵畅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数量越來越多,受技术、经济以及使用等各方而因素影响,经常涉及超长地下室,其既给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造成了一定影响和难度,同时地下室设计质量的好坏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此外在设计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温度应力、地下室抗浮等,因此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层建筑;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作者简介:赵畅(1987-),女,河南南阳人,中级结构工程师,研究方向:房地产新形势下的装配式施工导向及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现阶段,在高层建

2、筑中超长地下室结构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超长超大面积的地下室建筑业逐渐涌现出來。城市建设中,建筑用地越來越紧张。因此很多开发商对地下空间进行大规模开发,但是其出现了各种问题,这样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1高层建筑超长地下室抗浮问题抗浮问题也是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屮经常遇见的问题,尤其是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这种问题出现的最为明显。由于其地下水位比较高,结构自重小,一旦岀现大暴雨天气,就会导致该地下室出现上浮现象,进而影响人们对其的使用。并且有的超长地下室基础设计需要降低地下水位,但由于停止降水时机选的不合理,致使建筑物随着水位的上升而上浮。有些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超长地下室施工

3、的过程屮,忽视了对地下室抗浮的重要性,而且在地下室设计图屮未加入其抗浮措施的设计或采取的措施不够,导致超长地下室在施工期间出现地下室整体上浮的现象。因此,超长地下室的抗浮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超长地下室在结构设计中,要注意抗浮设计问题的出现,地下水位以及其变幅是大底盘地下室抗浮设计的重要依据,文章针对超长地下室的抗浮问题提岀的改进建议进行详细地探讨,主要为以下方面:首先,针对地下室的水位情况进行勘察,做好具体的地勘报告,提出安全合理的抗浮水位,为后期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其次,进行有效的地下室抗浮验算,按照相应的比例在适当的位置安排有效的防护措施;再次,为了防止地下室整

4、体上浮,可以采取“压”和“拉”的做法,“压”的做法一般为利用建筑的自重或增加配重的方法平衡地下室的总浮力,一旦出现不平衡时,就可以运用“拉”的做法。在地下室抗浮验算的基础上,增设采取抗拔桥或者抗拔锚杆等抗浮措施;最后,地下室停止降水的吋间选择,工程上一般为地下室顶板上的覆土和道路施工结束后口场地排水系统已能正常排水。如果要提前封闭后浇带并停止降水,一般需要按当前的荷重和水浮力进行抗浮验算,满足相应的抗浮要求后方可实施,以避免地下室浮起甚至严重破坏的情况出现。2高层建筑超长地下室不均匀沉降问题若非高层建筑有坚实的岩石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几乎是所有高层建筑群必须而对的问题,要处理好

5、建筑群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大致可通过以下2种方法。方法1:CFG桩地基处理+设置沉降后浇带。适用于处理程度较低的地基,通过设置沉降后浇带来解决施工期间一定程度的沉降差,这种方法可以减少CFG桩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经济成木,但一方面设置沉降后浇带会延长基坑的降水时间,从而增加降水费用;另一方面沉降后浇带不允许主体结构长期呈四边嵌固的状态,因此并不利于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在施工期间维持稳定性。方法2:CFG桩地基处理+不设置沉降后浇带两种方式处理不均匀沉降问题。方法2对地基的处理程度要求较高,由于不设置沉降后浇带,因此必须对主体结构的最终沉降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缺点是方法2的经济性相对较差。

6、此外,主体结构采用桩基础不仅能有效控制主体结构的最终沉降量,II解决了地基的承载能力限制问题,但主体结构采用桩基础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通常只用丁超高层建筑群或者地基状况不佳的情况。利用合理的计算尽量补偿高层建筑可能发生的沉降量,考虑基坑开挖后基坑坑底的土反弹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建筑的不均匀沉降问题。3高层建筑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混凝土裂缝问题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室都是超长,绝大多数都在40、60m以上,因为湿度变化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比较小,且对建筑物四周的约束力比较强,就经常出现裂缝。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特别是其超长地下室结构一旦出

7、现裂缝,防水功能就会失去效果,而且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稳定性存在严重安全危害。主要由于材料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不够,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引起的。因此要通过严格控制好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做出合理处理方法尤为重要。由计算到构造从如下方面控制:(1)裂缝计算控制。根据混凝土规范,一般混凝土构件允许出现裂缝,构件在满足强度配筋后,还应该验算裂缝宽度,根据调整钢筋面积以及直径,把裂缝控制在迎水面处于0.To.2mm,背水面处于0.TO.3mm;(2)使用材料上,钢筋尽量使用带肋钢筋,混凝土标号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