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05313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浅议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行业经济论文题目:浅议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仅处于胚胎期,全国体育部门收入的自给率不到体育事业支出的一半,体育产业创增加值约占我国总体的0.5%,与发达国家的5%的占据比例相差甚远。文章指出了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我国的体育产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体育经济发展障碍出路 据报道,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达到4500多亿美元,并且以每年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长。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0年亚运会后,我国就已逐渐将体育全面推向市场,使其市场化、产业化、商业化,并实施适应“两个转变”的体育经济政策。1995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1995—2010年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用1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以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我国体育经济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实现了迅猛发展。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高品质生活的崇尚,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使得整个中国的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虽然我国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强国,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与这些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 一、当前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障碍 1.体育人口比例相对偏低 据《中国体育报》2001年3月9日的内容显示,我国体育人口比例仅为35%,略低于韩国的37%,而日本和英、美、澳等国家基本上均为70%以上,加拿大和新西兰则为90%以上。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民至今还无法涉足体育运动,中国的体育人口主要在城镇。近年来,我国体育人口虽保持持续增长,但预计到2010年比例也仅仅是升至40%。 2.体育有效需求的不足 体育内需包括体育消费需求和体育投资需求,二者是国内体育市场的两个轮子。这里的体育消费需求必须是有效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体育需求。我国有13亿多人口,是国内外投资者普遍看好的消费市场,但人口并不与消费数量成正比,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层次低下是制约国内消费的最大障碍。从体育投资需求看,买方市场的出现和价格竞争、成本竞争弱化了许多人的投资能力,体育投资需求不足不仅成为体育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而且成为决定体育产业预期的主要因素。从体育投资拉动的持久性看,必须动员社会体育投资力量,形成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和质量推进的社会体育投资“方阵”。在体育市场化的投资环境下,体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及体育投资领域的多样化要求唤起社会各方面的体育投资热情,但由于私人资本投资热情主要取决于资本回报率,在新的体育投资热点尚未形成前,私人资本对国内体育投资前景看淡,谨慎的投资行为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体育投资扩张态势。多元体育投资偏冷和有效体育消费不足成为体育经济增长的两大制约力量。 3.体育消费的不足 制约体育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消费需求不足是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结果。从近几年对体育消费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的研究,其中微观角度研究集中认为,影响体育消费需求的因素包括居民的爱好与收入、消费价格、消费结构、政府政策;宏观角度研究表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城市化进程、边际消费倾向等。有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依然以非经营性体育场所为主,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消费平均每年不到500元;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11项消费支出中,购买体育比赛门票和购置体育器材分别占7.4%和4.4%,居第五位和第九位。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用于运动服装、鞋袜等体育实物的消费,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1%,而运动器材等所占比例仅为9.5%,体育劳务与体育信息消费所占比例更少,合起来也不过占体育消费的10%。 4.体育产品价格过高 体育消费属于消费弹性比较高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增长,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随着价格的变化,它的需求变化也很明显,即价格刚性较强。体育作为服务行业,是围绕人类本身、人的消费主体展开的,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收入水平。据赵子江对北京市职工的体育活动消费调查,每次消费能够接受20元以下的人占所有受访者的比例为71.8%,可接受20元~30元之间的为10.7%,仅有7.5%的人可接受50元以上的消费。上海的公共体育馆已达82家,人均占体育场地面积达0.9平方米,居全国之首。但由于收费偏高,场馆“人气不旺”。北京、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区更是不言而喻。 5.品牌意识差,名牌产品少,缺乏竞争力 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排头兵,体育用品品牌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档体育用品市场被国外著名体育用品公司的产品和名牌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中的一些明星企业产品如李宁、安踏等与国外耐克、阿迪达斯等产业巨头相比,在整体上仍有很大差距。在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也难占有一席之地。 二、当前大力发展我国体育经济的基本对策 1.大力培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的体育市场体系,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体育市场是一个以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咨询市场作为本体市场,带动相关体育市场。应该加快引导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来抓,在广大群众中提倡科学、健康的健身娱乐观念,引导消费结构的调整。 2.健全体育产业法规,制定体育产业指导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体育事业如果作为一个产业,它的发展和运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体育事业本身还具有不同与其他生产物质产品产业的特殊属性,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制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时,必须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既要考虑适合经济规律,也必须符合“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国内体育产业市场逐步地向国际开放及国际资本的介入给国内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等因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必须首先改变人们思想中对体育产业存在的固有观念;用高科技来带动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体育消费的市场化;认真地研究如何应对的策略,并及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中长期计划和方针,明确哪些体育产业的领域需要暂时的扶持与保护,哪些领域需要鼓励竞争。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3.要探索消费途径,健全消费机制,培育消费市场 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产业的兴旺又可以大大促进消费的增长。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门类繁多的体育消费,必然带来广阔的体育消费市场,有市场就意味着有效益,体育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杠杆作用。目前,我国在推动体育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因素中,体育消费的需求是主要因素。根据我国体育市场的现实情况,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将已进入竞赛表演市场的职业体育俱乐部联赛作为竞赛表演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商业性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及社会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力度。与此同时,注重竞赛表演市场经营主体和中介机构经营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则要以提供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应为重点,坚持常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与新兴体育健身娱乐项目并举的开发方针。另外,办好体育博彩业,增加博彩的范围和数量。 4.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借助科技进步 在国际市场上,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面对的是一种科技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高新技术的竞争。我国的体育产业要想进步和发展,必须借助高科技。并且,只有培养一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自主新的体育产品研发能力的体育企业。我国的体育企业才能最终拥有国内体育产业市场的更多份额,并有能力去争得相当的国际市场分额。这里举一个反面的,但又很通俗的例子:山西农村娃朱朝辉驾驶摩托车飞越黄河,这一举动,给当地带动了几万人的消费。但当时他身上穿的,身下骑的都是国外的产品,而惟独飞越的跑道是国内产品。中国的体育产业要想升级和发展,没有高科技武装根本不行。高科技将是将来推动任何产业的原动力,没有它,我们竞争不过别人。同时,组建中国体育产业的“航空母舰”,中国体育经济要步入国际体育经济的大循环,并最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扭转“分散经营、规模狭小,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格局。 5.借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东风,推动体育产业大发展 从美国举办洛杉矶奥运以后,历届各类运会都会为举办国带来巨大的高机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不例外,它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来自于门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电视转播权的转让等直接收入;其次是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直接投资对DGP的推动作用,奥运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至少持续十年。我国应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东风,把奥运经济和宏观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体育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使奥运会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可持续化。 6.培养产业人才,加快国际化进程 当今及未来经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的体育产业人才比较缺少,这与我国的体育人才培养只注重体育特长的特性有关。我国应该重视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体育运动具有规则性很强和国际化程度很高等特点,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决定了体育产业必定具有同样的国际性。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趋势,注定了体育产业必定要突破国界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使体育人才的国际流动性加大,体育竞赛的国际性加强,体育产品与服务更加面向国际市场,体育产业背后的金融活动更具有国际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