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ID:17042696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7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1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2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3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4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级班:学号:姓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一百年前在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曾经是照耀我们青年时代的最纯洁的光芒。”(罗曼·罗兰《名人传》)还记得,最初接触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是在小学的一篇课文《跳水》,当时老师只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著名的俄国作家,《跳水》的寓意也是浅显易懂。真正深入了解与感受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伟大艺术和现实魅力是在高三时读的《复活》。那时虽是学业最繁重而紧张的时刻,可一拿起《复活》就爱不释手,深深地为作者的构

2、思与思想所折服。那晚读到凌晨两点终于看完,因而造成久久不能入眠,还沉浸在列夫·托尔斯泰为我再现的俄国当时年代的情景。到现在,我已经几乎看过托尔斯泰的所有小说、作品,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短篇小说《哥萨克》、《舞会之后》、《克莱采奏鸣曲》、《谢尔基神父》等。列夫·托尔斯泰的这些作品详细地阐述了他有意或无意地自创的主义——“列夫·托尔斯泰主义”,即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爱上帝和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己。我为之疯狂着迷与崇拜,几乎全盘接受他的思想,帮助构成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在五岁时就第一次感受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一种

3、沉重的劳作”,甚至成为我的生活指导,每当我沉迷于享乐时,我想起这句话,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应该适度放松而不是一味享乐。有人说,托尔斯泰这些生活准则有时候接近于“病态”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

4、te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r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托尔斯泰比任何人都更执着于自己定义的道德,绝不松懈。外人无法企及就认为病态,他们不知道这是世界所需要也是缺少的。研究

5、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专家学者成千上万,研究的作品比托翁自己的作品还多。在这其中我最欣赏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传》。我研读了好多遍,闲来无事就读读,我特地把这本书带到大学,指导我的大学生活与学习,不致堕落太严重。我非常及其喜欢罗曼·罗兰对他的一句评价:对人的猜疑,对人类的理性的潜在的蔑视,致使他到处去探究自己或他人的欺骗和谎言。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探究自己或他人或社会甚至国家的欺骗与谎言,并残酷地犀利地尖刻地揭发它们直至它们毁灭。列夫·托尔斯泰一出生就是贵族,十分高贵、十分古老的双重家族。他早期一直以贵族为荣,立场站在贵族这边。他继承了位于雅思那亚·波良纳的庄园,他的一生

6、几乎都在那里度过,生活,写作,改革,奋斗,直到八十二岁才逃离那里。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卫国战争史诗,罗曼·罗兰称其为“我们时代最博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在这部小说中除了战争场面,其余大部分描写的都是当时俄国莫斯科上层贵族社会的奢侈生活。他描写安德烈和彼埃尔这两位好友的一生,借此描写拿破仑攻打俄国,俄国人民卫国战争同时俄国贵族依然歌舞升平的战争与和平生活并存的场景。托尔斯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严格根据史料,首先对历史人物在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否协调进行心理分析,再对他心理进行哲学的历史的评论。”他否定贵族大臣在战争中的作用,高度赞扬人民大众的力量。比如,边境人民在

7、撤离之后烧损了一切,决意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托尔斯泰还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人物,不是俄国皇帝而是库图佐夫。库图佐夫热爱和平,体现了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可是为了祖国他必须指挥战争直至胜利。士兵对皇帝的狂热,在战争中只是一时的激励,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多大用处,反而使人失去理智,例如,对皇帝极度狂热愿意不顾一切地献身的可怜的小彼加,结果在战争中愚蠢地往前冲未杀一人就死了,狂热淹没了理智。而库图佐夫“他在听,在回想一切,他善于在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