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ID:1700236

大小: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_第1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_第2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_第3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_第4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论循环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研究循环经济所应具有的方法论进行了阐述,提出应从唯物史观、辩证法、经济二重性原理、价值矛盾分析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分析这五个方面的视角,来深入研究循环经济。  关键词:循环经济;唯物史观;辩证法;价值;经济关系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及3R(Reducing减量化、Reusing再利用、Recyc

2、ling资源化)原则,对物质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经济过程(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其中的废弃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原料,可称之为生产废弃物或生产排泄物;另一类则部分地指由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可称之为消费废弃物或消费排泄物)。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和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相比,就是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因而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和再生产经济过程,是用生态学、经济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从学术界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已有了相

3、当的学术成果及著作,有些成果也有相当的份量。但就总体来看,存在的一个重要不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理论、观点来研究循环经济问题,还显得很不够。在马克思最成熟的著作之一《资本论》中,对循环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如物质生产的再循环及废弃物的再利用问题等,都有着很详尽的阐述。刘思华教授所写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专著、马传栋教授所写的《资本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论坛》第一辑)等研究成果,对此都有很好的梳理和概括。但从总体看,此类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一是较少,二是还局限于对马克思基本观

4、点的梳理上,而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来整体地提出研究循环经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还很少看到。鉴于此,本文试对此加以分析。    一、要用唯物史观来研究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整个经济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而只是其中的物质生产活动部分,在这之外的很多经济活动,如劳务服务、销售服务等,尽管也很重要,但它们并不产生具体的物质成果,也不存在对某种物质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因而不属于循环经济的直接研究对象。这样一种研究对象的确立,正好和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观念相吻合,这就凸显了循环经济研究

5、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  大约在1845年秋天到1846年5月,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唯心史观在人们看待社会、经济、历史等问题时,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历史观的根本特点,是在考察社会生活及历史现象和事件时,仅仅注意产生这些现象和事件的思想动机,而不注意研究形成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这样,他们就把思想、意识当作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认为社会是由观念建立起来的;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反而是被决定的东西。马克思却不这样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6、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决不可能是思想本身,也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观念,真正的动因是社会存在,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宣布他们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是这些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前提和条件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由此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

7、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强调:“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

8、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