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ID:1698097

大小:4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3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_第1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_第2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_第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_第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窥视泛滥的网络用语08300170034姓名:乔光宇系科:08300170034随着e时代的到来,世界不再遥远,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便捷、频繁。网络丰富着人生,也极大地改变着世界。作为社会中最为活跃而又富有知识的青年群体,更是成为网络文化接受、复制乃至创造的先锋。他们活泼浪漫,敢于想象,不满于现实条件的束缚和限制,萌发一种强烈的抵触和叛逆心态,表现在语言上的特点就是戏谑化、游戏化、非语法化。既调侃自己,也调侃他人;既游戏学习,也游戏人生。这种语言现象对激发创造性思维,调节疲惫的身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但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不规范的语言运用也令人担忧。结题报告1、研究成果:论文2、研究主要方法:查阅资料文献3、研究主要步骤:小组内成员分别查找资料,进行组内讨论,最终形成论文。4、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组内成员讨论5、查证的主要文献: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27296/2628096.html中国台湾网http://ent.xm.com.cn/talk/2006/03/44681.htmlhttp://www.liangzhong.cn/Article/Print.asp?Article

3、ID=2887《咬文嚼字》6、论文:窥视泛滥的网络用语这几年,随着国际往来、文化交流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书籍报刊上的新词和译词不断涌现,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是无所适从。虽然,像《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权威“正典”的修订增补,已经从原先一二十年的间隔,逐渐减至五六年,(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1989年出版补编本,1996年出版修订本,2002年出版增补本。)还是无法适应新词产生的频率和速度。就外来词而言,比较常见的问题,似乎有以下几类:  其一,计算机网络术语。如VIDEO、CD,有的称“影碟”,有的称“光盘”,有的称“VCD”;“Google”一

4、词,有的译作“狗哥”,有的译作“狗了”;Ν有人读作“eit”,有人读作“a圈”;如互联网与因特网,“调制解调器”与“MODEM”同时使用;至于DOS、Windows及VIP等特殊词汇似乎都不需要中文译名了。  其二,经济生活用词。如taxi,或者叫“出租车”、或者叫“的士”;如“物流”和“后勤”,“比基尼”和“三点式”混用;而“baibai”,“老土”说法是“明儿见”、“回见”,“时髦”说法叫“拜拜”,正规点的叫“再见”。  其三,人名与地名译名。在多数的时尚类杂志上面,国外时装设计师等时尚艺术家,其姓名几乎全是英文,连中文译名加英文对照也没有。一些译名如“Galen

5、”,时而叫“伽林”,时而叫“盖伦”;“Wegener”,有译为瓦格纳,有译为“魏格纳”。地名如“因纽特人”与“爱斯基摩人”,“原居人”和“土著人”,“格林威治”与“格林尼治”混用等。  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术语的争议等情况。  当年钱钟书先生曾经把中文夹带英文,比喻成“牙缝里的肉屑”。并认为,除了表示“饭菜吃得好外,别无用处”。若以此“套用”今天的情形,客观地讲———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喜欢夹带英语,炫耀新潮或留学背景,过去有,现在也会有;说不对,是因为时下许多“外来词”找不到对称的汉语,像词典更新速度太慢,像缺乏统一规定和推荐用法等,也是造成新词滥用、无所适从的原

6、因之一。据我所知,目前一些行业规范,像计算机刊物对外文工具、游戏等的翻译,就是“如无正式译名可自行翻译”,而自行翻译的名称,也仅仅要求在整个杂志中保持一致。  据保守统计,我国每年平均产生800多个新语词。反之,一直处在“正典”地位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因种种原因所限,难以对新词做出及时反映。为此,也有相关人士以为,一方面要有专门机构和制度对译名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不妨参照《牛津英语词典》的做法,通过互联网征集新字、新词,并定期推荐参考译词,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利于规范查询,还能有效避免新词、译词的滥用与混乱现象。了解到当今国内语言上外来词的滥用与混乱问

7、题之后,我们将针对泛滥的网络用语问题进行讨论.语言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的鲜明标识。网络语言泛滥,不少网虫甚至钝化到“不会说话”,这让人想起了那个一直受到激烈争议的“亨廷顿问号”。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描绘了一张世界文明谱系图。多数文明谱系与文明定性都非常清楚,如埃及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产生了地中海文明与迦南文明,发展到现在形成了明确的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古印度文明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在演变过程中分为两支,一支发展到现在形成现代的日本文明,一支在中国古代形成中国文明,而这一中国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