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40103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6
《如何培养出色的研究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出色的研究生饶毅20多年前留学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目前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他是美国的《神经科学杂志》等多个国际、国内科学期刊的编委。是担任国际杂志编委最多的华裔科学家之一。近十年来,饶毅参与了国内科技体制改革的讨论和实践,协助推动中国科饶毅20多年前留学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目前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他是美国的《神经科学杂志》等多个国际、国内科学期刊的编委。是担任国际杂志编委最多的华裔科学家之一。近十年来,饶毅参与了国内
2、科技体制改革的讨论和实践,协助推动中国科学院神经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的研究机构的建立。他还主持和参与了许多内地和香港的研究生课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生课程。通过免费的网络交流软件Skype,笔者5月18日晚7点和身处美国芝加哥的著名旅美生物学家饶毅教授成功连线,就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访谈。去年1月14日,《细胞》杂志刊登了饶毅和他在中科院神经所的博士生蒋辉等三位研究生有关神经细胞极性原理的论文。这是25年来国内的研究工作首次在《细胞》发表。“为了这篇文章,
3、我们之间发了1000多次E-mail,”谈及此事,饶毅说,他提倡每个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为中国做一点实际的事情,指导学生便是他实际行动中的一个部分。在成绩背后,饶毅对研究生教育有着深入思考。访谈中,饶毅谈到了研究生招生、课程、师生关系、科研能力培养、博士生教育改革、国内研究生教育的优势等热点问题。招生的关键是建立竞争机制核心启示: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关键是要建立竞争机制。国内各个学校(单位)之间害怕竞争,这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国内多年面临海外学校的竞争,阻止国内竞争不过是有利于海外学校。《科学时报》:
4、招考方式方面,目前国内硕士生实行全国统考,考生一次只能报考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博士生目前是各个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您认为,研究生招生改革的趋势是什么?饶毅:我觉得招生关键是要建立竞争机制。要允许研究生报考多个学校(培养单位),使得各个学校(单位)关心怎么样才能招到优秀的研究生,在学校(单位)之间形成竞争机制。现在这些学生都可以申请多个海外学校,为什么在国内只能一次报考一个学校(或者研究所)?这等于,海外多个研究机构可以竞争一个中国学生,而在国内,只能是一个单位竞争学生,这等于是我们自己害自己,使得
5、学校没有竞争的压力和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我们不让竞争是怕国内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竞争,这已经是个假相了,因为我们已经和海外竞争了,还怕和国内竞争?应该开放中国多个研究机构,让学生来选择这些研究机构。《科学时报》:统一考试操作上可能比较简便,但如果实行自主招生,操作上难度大一些。饶毅:用不着统一管理,各个学校自己管理。你就让各个学校自己招生,过几年审这些学校,它就不会乱搞。《科学时报》:比如,凭关系招收低于原来统一标准的学生。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
6、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饶毅:如果哪个研究机构、哪个导师这样做,那就是自讨苦吃。一个导师如果招不合格的人,对他就是一个很大的负
7、担。我打个比方,他认为自己可以收容难民,他把自己的实验室变成难民营,那过几年他自己就会变成难民,因为别人不给他经费。教育部和管理机构每过一段时间审核研究生录取,他如果不合格率太高了,或有很糟糕的招生舞弊现象,这就可以惩罚这个导师或单位。导师、学生为非作歹不是完全能避免,但你要想,如果后面有检查制度,他们就会有压力。“越洋教师团”的幕后故事核心启示:要请那些用中文讲课讲得最好的人,来讲研究生的基础课。不仅要给研究生讲授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在讲课的时候营造创造性环境,让学生讨论未知的东西,让学生有批判性的
8、态度,让他们学会思考。《科学时报》:2002年6月1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报道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请来“越洋教师团”,开设了一流研究生课程,并评论说:这是“将世界水平研究生教育带入中国的教育项目”。2004年的夏天,中科院开设了夏季学期,上述的教育项目在全院范围内得以开展,有大批的一流科学家来中国为研究生授课。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视角,您认为上述做法的意义是什么?下一步将向什么方向拓展?饶毅:从2000年秋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我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面向生命科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