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2325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制造业全球供应链战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论文题目: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制造业全球供应链战略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出口制造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方式、地位和运作模式,指出中国出口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最后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为中国出口制造业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供应链中国制造业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偏外向,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
2、受到影响。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出口代工企业,尚处于低水平的制造能力,通过代工的方式融入全球供应链,目前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扬、国际市场行情低迷、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制造业飞速发展等,使得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珠三角和江浙一带不断出现工厂减产、停工、迁徙的问题。因此,当前对中国出口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情况及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学者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应该改变过去的被动战略为主动战略,制定“走出去”的国际战略,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新一代“链主”。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路径选择,建议中
3、国制造企业可以在稳定承接OEM订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OEM向ODM再向OBM的转化。但在国际合作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中国出口制造业如何进行供应链战略调整从而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出口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现状及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出口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现状 (一)参与方式 1.依据形成全球供应链的决定因素划分:目前,在全球供应链中,大型跨国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以外包或合同分包等形式把部分工序转移到禀赋更为富裕的国家进行生产,将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即跨国公司控
4、制着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移和外包订单,使那些劳动密集的、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企业依靠来样、来料加工参与到了全球供应链中。我国劳动力密集、资源成本低,因此中国制造业在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时被动地加入到了全球供应链中,如服装、鞋、玩具、手工艺品等代工企业。 另外,跨国公司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在选择专业化供应商时,会把产业地理集中或集聚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跨国公司将我国市场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他们在资金、技术、管理和物流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瓶颈”。为了快速、低成本地进入我国市场,与具
5、有核心优势的区域产业进行合作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海湾很多中小型企业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中。如东莞的电脑硬件设备产业群,长三角的电子及通信设备产业群等。 2.从供应链成员组织分工角度划分:第一类是以加工外包和代工生产的方式参与了全球供应链。中国出口制造企业主要进行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及产成品的销售都由跨国公司控制,通过大进大出的方式,跨国公司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第二类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即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第三类是产品的研发、原材料的采购
6、和零部件的制造以本土制造业为主,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建立采购中心,从事采购出口业务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从而使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中。 (二)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电话和鞋、超过三分之一的彩电、箱包等都产自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但却处于供应链的最低端。物流学家王之泰说,全球供应链成“V”型,被称为微笑曲线,高科技和服务业占据了两个高端,而目前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制造业则处于供应链的最低端。 当前中国出口制造业
7、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一)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 我国大多数出口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以低端为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附加价值低,增值率仅为约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供应链中高附加值的部分处于供应链的两端,一端是研发与核心技术,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2005年我国研发经费只占GDP的1.3%,这与5%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得很远,另一端是渠道和品牌,在2007年评出的全球100大品牌中,美国、日本、德国占了2/3,亚洲仅有9个品牌入围,中国无一上榜。我国从传统的玩具产业到高新技术的电子信息产业,都基
8、本没有拥有自己的品牌,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