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

ID:16884049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5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_第1页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_第2页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_第3页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_第4页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第一部分: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第一节:什么是观课议课一、传统的“听课评课”及其弊端2005年,《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采访了陈大伟教授(成都教育学院副教授),并写了一篇报道《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第一个观点:“我对评课文化有看法”——观课议课文化出现的背景余:陈老师.我发现您主持的研讨活动很有特色.敢于直面问题.又给人思考良多。总觉得您想要改变什么。您是否对此做过相关研究7陈:对,做了一些思考吧。说实话,我对目前的“评课”文化很有看法。从1997年开始做教

2、师培训的工作,在听课评课问题上.有几件事情对我影响比较大。1999年一位农村中学教师打来电话,抱怨进修学校的老师调研听课后,当着学校领导的面说了许多问题。她说:“你们高高在上.又不了解实际情况,提的意见根本做不到。领导后来就说我水平低。”这件事迫使我思考如何在听课评课中尊重中小学教师,如何给他们有效的帮助。2001年我去听课,有一所中学年年搞优质课竞赛、展示,我参加几次,感觉变化不大.于是我问校长:“与几年前比较,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了什么进步?”校长仔细想一想,最后只说:“运用了多媒体。”在中小学,听课评课不仅参与面广,而且

3、耗时很多,效益不高,浪费的不仅仅是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包括宝贵的热情和积极性。当时我想,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益事关重大。2004年《人民教育》组织了关于“评课,究竟谁说了算”的讨论。其实,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么才‘算’?”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而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评课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这样,用他们接受的方式

4、。围绕他们更容易认同的内容和话题,讨论课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驱动我们研究观课议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2004年前后,“以人为本”的话语成为时代的主流话语。要实践“以人为本”.就需要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课评课。二、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第二个观点:文化与灵魂的变化——“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余: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观课议课”,这一提法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吗?与“听课评课”有哪些实质性差异?陈:列奥·施皮泽有一个观点:“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了一个词语

5、,更多的是一种教研文化的建构。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1、“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2、“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

6、“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象。3、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4、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预先确定的统一标准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关注焦点,超越现象,深入对话,探讨更有效的教学的多种可能,以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

7、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5、提出议课,并不是要否定评课,评课是水平性的评价和选拨性评价,而议课属于发展性评价,各有各的目标追求,各有各的实用场所和范围。概而言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观课议课的实质)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

8、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