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卢文辉求职经验分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卢文辉求职经验分享编者按:在中国职场,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过硬”的文凭作金字招牌、没有推荐信、没有职称、没有任何“熟门熟路”;他外语不行、专业也不“专”,普通话也不流利......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创下了没有“名校”文凭多次被“名企”相中的奇迹.他先后被TCL、科龙、康宝、美的、联帮、雅倩、红桃K、奥柏、迪森、达西蒲、松下、美日洁宝等众多知名大企业争相聘用.曾获任高级人事助理、行政部门总监、分公司老总、营销总监、总经理董事长特别助理等重要职务.他常被数家单位同时相中,曾创下被六家公司同时录用的最高
2、记录.这个人就是卢文辉! 卢文辉曾与“打工女皇”吴士宏、“微软”副总裁李开复等人一起被知名网站评为中国职场“十大酷人物”之一;《人民日报人才周刊》、《21世纪人才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其案例还入选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作为普通学历高就业的一个典范.卢文辉从别人眼中的“求职困难户”最后变成了“求职大赢家”他因此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求职高手”.那么,他究竟高在哪里呢? 一、“高”在大学时期动手早,观念超前! 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
3、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1991年7月,卢文辉毕业于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对于那个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有一个优势是今天的大学生们所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大学毕业后包分
4、配。卢文辉回忆说,当时在学校还很少听到“求职”这个词,大家也根本没这个意识,平时关心和谈论的只是“分配”.因为从一进校,大家就知道从此一切有国家包着。四年以后,不管你在学校是如何渡过的,毕业后都能有一个“铁饭碗”。大家还处在一个无忧无虑的计划经济时代。 作为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对卢文辉来说,毕业后根本不用担心就业问题。可正当他大二的时候,全国第一位兽医搏士的就业际遇完全改变了卢文辉对分配就业的看法。 一位毕业于东北农学院的兽医博士---也是当时我国第一个兽医外科学博士,他当时的志愿仅仅就是到西南民院
5、的“畜牧兽医系”作一名研究人员,专业很对口.但由于当时的体制问题,博士需交纳5000元培训费。5000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于一位学子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结果,这位学有成就的兽医博士未能如愿.之后他在西南民院大门口摆了一个暂且糊口的烟摊。卢文辉把这件事写成稿投给了报社,媒体很快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博士生没工作!?去摆烟摊?!....”顿时全社会一片哗然. 而在这之后,博士的人生又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沿海甚至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知情后争相向他发出邀请,高薪高职聘请他。 “这件事对我的震撼非常大
6、。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否具有价值,只有投入到市场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按常规,走老路往往会被埋没……”卢文辉说。 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
7、ns,acceptingonlythelender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不愿按部就班的卢文辉开始过着与其他学生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在暗中为走向市场作各种准备. 1991年寒假,离毕业只有半年,当人人在安逸地等待分配时,卢文辉初次踏上了深圳这片他向往已久的土地,并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一家外企“储备干部”的名单中。后来,由于家庭的原因,卢文辉不得不放弃了这次机会.但他说:“别人都在被动地坐等分配,我却向市场主动出击.我的就业观念和行为在当时是很超前的,这对我后来的职业人生影响很大”. 二、“高”在到竟争最
8、激烈的地方打磨自己! 1991年7月,卢文辉毕业后,被分回家乡贵州做了一名检察官。这在当地可是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的职业了。但一年后,他却主动辞去了检察院的公职,这引起很多人的惊奇。人们不理解他辞职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求职”——南下广东找工、尚不知结局如何的一次冒险。卢文辉主动从稳定走向“动荡”的举动着实让周围的人们感到很惊诧。 1992年的6月,卢文辉再次来到深圳。顾不上看一眼深圳的名胜,他便迫不及待赶往人才交流中心,来之前,他有一个笼统的想法:“要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