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80122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4
《多举推进,又好又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乡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举推进,又好又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乡镇(2011年7月新泉镇)新泉镇下辖5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拥有耕地面积11万亩。近年来,我镇按照建设农业现代化乡镇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现代农业企业,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和做法 2010年,我镇农业增加值达到5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基本形成基
2、础设施完善、农业科技先进、农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农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发展格局。1.基本实现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区域化。通过积极引导群众合理、有序的开展农业生产,使区域资源有效地聚集到一起,真正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目前,我镇优势农产品集中生产、经营主要是按二种模式进行的:一是代养模式,即当地种养能手和种养大户与本地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根据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利用企业的技术和资源进行种养,苗种由公司统一发放,产品由公司统一回收。二是合作社模式,即数户农民自动联合,相互交流经验,相
3、互提供信息,统一对外销售。通过区域化、集约化经营,我镇形成若干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区,如:团柱良种大葱、王家寨土鸡蛋、光辉味蛋、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
4、,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第3页共4页西林麻鸭、关公潭仔猪、镇区黄鳝等,使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种优质农产品更加丰富、充裕,创出新泉优质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2.农业经营产业化得到深化。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我镇主要通过二种渠道:一是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适应本地实际,经济价值高的农业产品。二是引进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业品牌。通过与湖南农业大学等一些院
5、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龙虾养殖技术、莲藕多产种植技术在我镇10余个村得到推广。我镇引进和培养的小北湖综合农业、洞庭黄龙、兴农机械、金霞米业、泊湖渔业等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万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群众收入的增加。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我镇是全县最大的湖区乡镇,粮食生产一直是我镇农业现代化工作开展的核心,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镇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其组建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由农民中的农机手组成农机服务队和湖南省著名企业兴农机械、新泉机械联合会技术员组成农机服
6、务队。农用机械购置由农机队和政府共同出资,农机队进行有偿服务,服务价格根据市场决定。在农业生产季节,农机队必须服务于该农机队所属服务区域;非生产季节,可以承揽其他业务。在农机服务队的带动下,我镇农业机械水平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农业机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4.农业可持续发展效果明显。在我镇商品粮示范基地项目区内,全部实施良种推广、模式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及现代化农业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性的农技措施,并按照“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
7、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第3页共4页统一作物种类、统一机耕播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灌溉、统一机收”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经营。通过统一操作,肥料、农药和
8、农膜的面源污染治理率达到90%左右,农业污染物处理利用率达到90%左右,稻草等有效利用率达到95%左右。5、劳务经济发展形式喜人。土地集约化经营加之农业机械化作业造成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所以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也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筑企业或工矿企业当工人;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到大城市、城镇从事第三产业。为安排这些剩余劳动力,我镇先后联合县劳动局、职业院校、工厂先后举办了缝纫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