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彭玉平《唐宋词举要》文言序言翻译

中大彭玉平《唐宋词举要》文言序言翻译

ID:16785409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中大彭玉平《唐宋词举要》文言序言翻译_第1页
中大彭玉平《唐宋词举要》文言序言翻译_第2页
中大彭玉平《唐宋词举要》文言序言翻译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大彭玉平《唐宋词举要》文言序言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彭玉平《唐宋词举要》文言序言,补桐书屋倾情翻译为白话文自来操选政者,其缘多端,昔龙榆生氏《选词标准论》言选词宗旨不外便歌、传人、开宗、尊体四者。若便歌者,诚唐宋时词选“驭文之首术”,今观《云谣》、《花间》、《尊前》、《草堂》之属,每雅郑杂陈,独重声情,或以宫调类次,或以时序分题,应歌之意昭昭在焉。然自宋词歌法失传,便歌之选因之消歇,故宋以后诸选,只在传人、开宗、尊体三者而已。开宗者必先之以尊体,风气转移,选本与有力焉,故茗柯倡寄托而斟酌于《词选》,竹垞尚醇雅而托意于《词综》,各出手眼以扶持绝学,常州、浙西之宗风由是而畅行天下。传人者不惟存人,抑且存史,盖序列

2、其人,绵延一线,自蕴史脉。从古以来选编词集的人,出发点多种多样,龙榆生先生曾在《选词标准论》里说选词标准不过歌唱、传授、门派、尊重词的本色四个方面。如果从歌唱方面来论述,就像唐宋时期立的标准一样,现在来看那时的选集《云谣杂曲》《花间词》《尊前集》《草堂诗余》等,每每掺杂了不同的歌曲,格外重视声情并茂,或者以词牌名编排,或者以季节归纳,作为歌词来演唱不言而喻。但是从宋朝开始词的演唱方法已经失传,演唱之歌因此而停息,所以宋朝以后的选词,只在传授、门派、体性方面落脚。创立词派的人必定先尊崇词的本色,时移势迁,选词版本因此而改变,于是张炎以寄托为准绳,斟酌选词收集为《词选》

3、,朱彝尊嗜好典雅和意趣编选词本《词综》,他们各有己见延续濒临灭亡的词学血脉,于是常州词派和浙西词派风行天下。延续词学的人不仅留名,而且青史留名,其他的词学诸家,传承不绝,保留了历史根脉。约而言之,词选大要不过二端:或述一己一时之思,或呈一代一体之貌。前者若开宗、尊体者,可谓六经注我,览者读其书而想见其人,受其熏染而不觉,斯可谓风雅度人、润物无声者也;后者若便歌、传人者,则我注六经也,其选不主一格,不偏一隅,吾人清玩其书如沉醉园圃,但觉繁华满眼、各具韵致耳。然注经注我,虽判若泾渭,实遽难分别。若东圃西园,枝叶纷披,存此而汰彼,要亦有我在,惟非过执一类而已。简单来说,选

4、词不过两个标准:要么抒发个人一个特定时间的思考,要么呈现一个时代一个派别的风貌。前面一个标准抒发个人情思的如果成立派别,尊崇词的本色,可以说是作者参悟四书五经的思想来阐发内心的感受,阅读的人看他们的书而想到他们的为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易察觉,可以说是风雅感人润物无声;后面一个标准反应时代词风的派别,像歌词、传授,都是根据典籍来推寻作者的原意,他们的选词不拘一格,没有偏见,我们静静地品位这些词集就想在花园里喝醉了酒流连忘返,只觉得满眼繁华各有各的韵致和情态。比之以经书选词,即使差别泾渭分明,实际上难以区别。就像东边的菜地西边的花园,枝叶茂盛,保留这个抛弃那个,要是我来

5、编选词集,就不会偏执一端了。余于填词一道,沉潜数十载,每一灯荧然,清茗在旁,展读宋词,以为人生乐事莫过于此。然平素读词,常率性为之,但求心契,不求甚解,以是浅尝者多而深识者少。比年因授徒之需,遂本存人存史之旨,草成此书,欲诸生手此一编,略识唐宋词之门径源流。故就词史而言,以多采为切要,若李隆基、寇准、曹组等,前代选家多为黜落,盖或以其词量少,或以其词名微也。本编多予采录,以补其阙。若李隆基《好时光》,曲既自度,文亦清雅可观,于词体初成之时,殊堪宝玩。又如曹组虽于今时词名寥落,然在北宋末年,曾为一时填词之高标,王灼《碧鸡漫志》言其“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今少年不学

6、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则词史若无此人,未免遗珠矣。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我与词学,沉吟潜思十年,每到深夜,一灯明亮,清茶一盏,玩

7、读宋词,认为人生的乐事也不过如此。可是平时读词,常常很任性,只求得心心相印,也不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浅尝辄止者多,深层理解的少。后来因为给学生上课的需要,于是遵循着青史留名的圭臬,草草地编选了这本书,想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大概地认识到唐宋词的门径和源流。因此就词的历史来说,应该广泛编录,像李隆基、寇准、曹组等人,以前的名家编选词集多冷落他们,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存词较少,也有可能是他们填词的名气不大。 词风不同,其异如面,此固无需赘言者也。而就一人论,亦有兼擅多方、风格各异者,此编因备加采录,以存其旧。若李煜、范仲淹、欧阳修、吴文英等,采录固多,实不限一格也。重光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