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85380
大小:56.6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河南省开封市2015届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语文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物候学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我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诗经·豳风·七门》,如说:“四月里葽草开了花,五月里蝉振膜发声。”又说:“八月里枣子熟了可以打下来,十月里稻子黄了可以收割。”完全是老农经验的记载。到春秋时代,已经有
2、了每逢节气记录物候的传统,《吕氏春秋·十二纪》各纪的首篇、《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书中,有依节气而安排的物候历,目的是指导人们适时农业生产。我国唐、宋的一些大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一方面热爱大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写成诗句。其中许多诗句,至今还被人称道。明代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对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成就的。唐代白居易的诗
3、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种循环是年年进行着的。寒冬之后,人们希望春天的到来,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李白诗云:“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王安石在诗中都用绿字象征春天的到来,可见,树木抽青是初春重要的指标,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初春指标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来看,杨柳最多,绝非偶然。一是杨柳抽青早,二是杨柳分布区域广,南从五岭,北至
4、关外。唐李益诗:“漠南春色到,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皆以杨柳为春天的标志。唐、宋诗人之所以对物候何如此直觉的感性认识,是由于他们审察事物周密而勤快。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结庐锦水边,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南宋诗人陆游不但留20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鸟啼》诗云:“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5、;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引苏辙诗:“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陆游说:“依诗则眉之彭山已无荔枝,何况成都?”而唐诗人张籍诗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陆游认为张籍没有到过成都,闭门造车。但与张籍同时的白居易在四川忠州时写过不少荔枝诗,以纬度论,忠州尚在彭山之北。从唐、宋大诗人所吟咏的物候,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总之,唐、宋大诗人诗歌中的物候描写,不但有文学方面的价值,还是研究物候学及农业的可贵资料。(摘编自竺可桢《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1
6、.下列唐、宋大诗人的诗歌中,没有物候描写的一项是()A.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B.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C.秦观《还自广陵》: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起飞。D.欧阳修《宿云梦馆》: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物候知识最初是农民从实践中来,后来经过丰富和总结,形成较为系统的物候历,这是把物候和农业生产
7、结合起来。B.唐、宋时期的一些大诗人用竹枝词、民歌等形式把自己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表现出来,既生动活泼,又揭示自然规律。C.在黄宗羲看来,诗人只有掌握月、露、风、云、花、鸟等大自然语言的含义,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优秀诗歌。D.唐、宋诗人描写初春景色时,钟爱杨柳,多选取杨柳为对象,那是因为杨柳春天发芽比较早,种植区域也很广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时期的诗歌有的揭示出一些物候规律,有的可以预告农时,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物候的认识达到了一定水平。B.杜鹃鸟叫声哀怨,和杜甫晚年入川后困顿、漂泊的凄苦
8、心境十分契合,因此,诗人特别留心杜鹃鸟,写了不少感人的诗作。C.陆游由南宋时成都无荔枝推断唐代时成都也无荔枝,批评唐代诗人张籍闭门造车,其实是陆游没有认识到物候的古今差异。D.要想对事物获得直觉的感性认识,审察事物就应该周密而勤快,并且处处留心,这20是唐宋大诗人对今人的启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