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享计划 讲稿

利润分享计划 讲稿

ID:16775446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利润分享计划 讲稿_第1页
利润分享计划 讲稿_第2页
利润分享计划 讲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利润分享计划 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润分享计划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利润分享计划。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从1974-1975年经济危机开始以后,物价上涨与经济停滞形成相互交织、长期并存,高失业与通货膨胀日益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的局面,出现了经济周期交替出现和同时发生的特点,形成难以摆脱的“停滞膨胀”局面,即人们俗称的“滞涨”。滞涨现象发生后,西方国家原有的、政府习惯采用的凯恩斯理论,即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克服经济萧条已不再奏效。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威茨曼提出了以利润分享的薪酬制度为核心的分享经济理论,为医治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滞涨病开出了药方。

2、也由于利润分享计划本身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他将员工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相联系,很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带来企业业绩的提升,为各大企业所采用与效仿,由此利润分享计划应运而生。下面,我将从利润分享计划的定义,利润分配方式,优势,局限性,实施建议5方面来讲。(利润分享计划所属领域的争议:激励薪酬,绩效薪酬,员工福利计划)不论它属于哪个领域,最终的目的都是有效激励员工,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广义的利润分享计划指的是与员工分享公司利润的所有形式的计划,它包括现金计划、延期支付计划及混合计划。狭义的利润分享计划指的是延期利润分享计划,指企业将利润记入员工个人账户,资金由信

3、托机构管理,并为未来的支付作积累。我将以延期利润分享计划为重点,结合沃尔玛的案例进行阐述。1971年,沃尔玛创建了第一个利润分享计划,到1984年,美国有37.5万家企业实行利润分享计划。而目前,美国总共有50余万个利润分享计划,涉及约两千万名雇员。其中,每四家制造业企业中就有一家实行分享计划,每三个零售和批发企业就有一家实行,而银行业中,实行利润分享计划的银行大约占到总数的40%。接着,我来介绍一下利润分享计划的利润分配方式。利润分配方式主要有2种:现金分享和延期利润分享。现金分享是指将当年的一部分利润直接在期末以现金方式向员工支付。这种方式属于短期激

4、励。另一种利润分配方式延期利润分享不以现金的方式支付当年的利润收益,而是保留在员工个人名下,待若干年后,或在员工离开企业时再一次性或分几次支付给员工。当年沃尔玛就是采取了延期利润分享。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避免短期经营行为,提高经营层对企业长期经营绩效的关注,通常会将利润分享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延期支付进行发放。然后,我来说说利润分享计划的优势。(1)有利于避免企业在困难时期的财务危机或因此而采取的解雇措施。利润分享所支付的报酬不进入个人的基本工资和固定人工成本支出。因此,在经营困难时,利润分享的减少或计划的停止会自动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时

5、候,员工可与企业分享财富。(2)有助于密切员工报酬与企业效益之间的联系。利润分享的实质是将员工收入最大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引入自我约束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鼓励雇员像所有者一样更多地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形成一种更为开阔的企业愿景与文化。相对而言,一些个人激励计划或绩效薪酬所鼓励的可能是狭隘的自利行为。利润分享计划在沃尔玛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

6、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1971年,沃尔玛开始在全公司内推行利润分享计划,具体规定为:凡加入公司一年以上,每年工作时数不低于1000小时的所有员工,都有权分享公司的一部分利润。公司根据利润情况和员工工资数的一定百分比提留。当员工离开公司或退休时,可以提取这些提留。提取方式,可选择现金,也可选择公司股票。随着公司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所有员工的红利也在增加。员工为公司发展努力,也

7、因此获益。这是公司创始人山姆最引以为豪的举动,也是保证沃尔玛公司继续前进的诱因。另一方面,沃尔玛在2011年停止利润分享计划,反映了该计划有它自身的局限性。从其延期利润分享的角度来看,它注重对员工的长期激励,而员工最关心的是温饱问题,关心眼前而非未来,希望短期激励。该计划通常与员工的基本薪资挂钩,即利润分享计划没有考虑员工个人的业绩,它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难以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针对利润分享计划的局限性,我提出以下建议:①建议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利润分享资格制度。为配合利润分享制度的实施,建议企业建立利润分享资格制度,详细规定利润分享参与人的准入、退出

8、等条件②建议二: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利润分配总额度是以企业的目标完成情况为分配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